“對,不發錢咱就不挪窩!”

“···”

張傑、陳獻策都聚在丘鉞帳中。

聽見外面士卒們的喧鬧聲,張傑不禁得意笑道:“那馬得功說什麼不願摻和此事,沒有他,咱們還不是照樣把事情搞出來了?”

陳獻策卻是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道:“馬得功說是不願摻和,可我瞧鬧餉的人裡面他的人也不少啊。

依我看,這人就是怕出了事擔責任,心裡說不定比咱們都盼著事情鬧大些,好讓那監國公主給大夥兒加官進爵呢。”

丘鉞則略有些擔心地道:“現在鬧餉的人這麼多,我們是不是控制下?

不然等侯爺回來,我們一時收不了場,真惹怒了侯爺,怕是會挨拳頭啊。”

眾所周知,黃得功懲罰麾下將領時,既不用鞭子,也不用軍棍,而用拳頭。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吃了拳頭才能長記性。

聽了丘鉞的話,張傑不在意地道:“怕什麼,這年頭不鬧餉能叫當兵的嗎?咱們侯爺的部隊不說,其他的部隊哪年不鬧個幾次響?

崇禎十三年前鬧餉還可能殺頭,可崇禎十三年後,鬧餉頂多就是領頭的幾個挨一頓鞭子而已。”

張傑正笑著呢,便聽見外面傳來一聲慌張地大喊:“侯···伯爺回來了!”

隨著這聲大喊傳開,周圍喧鬧的聲音立馬成片消失。

三人出營帳一瞧,就看見之前鬧餉計程車卒們,如同見到貓的老鼠般,慌慌張張往各自的營帳跑去。

見此,丘鉞不禁問:“接下來該怎麼辦?”

“不怎麼辦。”張傑笑道,“咱們鬧餉就是要表示個態度,想必現在侯爺知道了,那監國公主也知道了。

接下來,他們要麼發放欠響、賞銀,安撫士卒;要麼就得給咱們幾個升官封賞,讓咱們幫著安撫士卒。

這天地下的朝廷哪個捨得錢?何況這監國公主麾下本就有十萬大軍要養,肯定更捨不得拿錢出來補發咱們營中的欠響。

相反,給咱們升官,給侯爺進爵,再賞個十來萬兩銀子下來,就能把鬧餉的事按下。

如此,那監國公主會怎麼選擇還用說嗎?必然會選擇給咱們加官進爵呀。”

“老張說得有理啊。”陳獻策點頭表示贊同。

丘鉞也鬆了口氣,覺得他們三個籌謀的事穩了。

想來即便黃得功知道了,也能原諒他們——畢竟,他們這麼做也是為黃得功鳴不平,希望黃得功能進爵國公。

三人說完,便散開各自回營。

不待三人走到營帳,便聽見了鼕鼕冬地鼓聲。

此為擂鼓聚兵。

三人並不意外,軍中鬧餉,黃得功肯定要擂鼓聚兵解決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