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紅娘子的話,李巖一愣,隨即面露羞愧之色。

可接著他便一咬牙,燒紅著臉向朱媺娖作揖道:“公主殿下見諒,在下與闖軍將士為袍澤數年,實在不忍他們犯下如此重大錯誤。

懇請殿下准許在下勸阻此事——在下以性命保證,絕不會將殿下的秘密洩露絲毫!”

“李信!”一旁紅娘子聞言先站起來,怒視李巖,直呼其真名。

顯然,紅娘子被自家相公的選擇氣到了。

另一邊,郝光明看到這一幕,也算是知道李自成為什麼要殺李巖了。

講實話,李巖這種性格多半會四處得罪人,如果不是很有容人之量的君主真未必容得下他。

歷史上,他不就是因為在大順於一片石大敗後,勸李自成不要在京城再次登基稱帝,向南明弘光朝廷稱臣,與南明聯合抗清,才被殺的嗎?

想一想,李自成都攻破京城把崇禎落下皇位了,怎麼可能再去向後繼位的南明皇帝稱臣?

不過李巖為人確實是不錯的,也相當有能力。

於是郝光明繼續給朱媺娖支招。

在李巖、紅娘子這對夫妻“劍拔弩張”時,朱媺娖微微一笑道:“李公子以為歷史上你得知此事後未曾勸誡嗎?”

僅一句話就把李巖說愣了。

是啊,向大明京城百官、勳貴拷餉的事不是說做就能做完的,他得知後肯定有機會勸誡李自成。

可既然歷史上這件事依舊發生了,就說明李自成沒能聽他的勸。

就像此前他勸李自成同意管理京城糧食,再設法讓外面運糧過來,也沒被李自成接納一樣。

李巖記得,以前李自成還是很能聽進他意見的啊。

比如說他提出的“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借)行仁義,禁兵淫掠,以收人心圖大事”等。

甚至就連“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家都歡悅”等民謠,都是他編出來讓人傳播的。

李自成正是接納了他這些建議,才得以在河南迅速壯大,就此從流寇蛻變向義軍,走上了建立大順的道路。

那麼李自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聽不進他意見的呢?

似乎從其在西安建元稱帝時就有這種跡象了。

等到圍攻京城後,就已經十分明顯。

待到大順軍攻破京城,李自成坐上紫禁城內那張龍椅,在他提意見時甚至露出了反感神色。

想到這裡,李巖瞬間明悟了什麼。

或許大順的失敗已成為必然,根本無法改變。

於是他閉上眼,長長吐出一口氣,再次向朱媺娖躬身一拜,認真道:“信多謝殿下點撥,自今日起,信心中只有殿下與大明,再無李自成與大順。”

朱媺娖聽了不禁開心微笑。

紅娘子則拍了下手掌,道:“相公這就對了嘛,那李自成看著就不像皇帝——俺就沒聽過有哪個開國皇帝是瞎了一隻眼的。

況且,在遇到相公前,闖軍是什麼樣相公又不是不知道。”

郝光明聽見紅娘子的話,不禁感慨,紅娘子不愧是罕見的女中豪傑,雖然學識、見識不如李巖,可看人看事卻跟心裡有面明鏡似的。

神州自陳勝吳廣起義,喊出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開始,從底層崛起的潛龍絕不止一個,可最終能成為真龍的卻唯有劉邦與朱元璋罷了。

大多數都是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等有了一定成就便膨脹、飄了、忘乎所以之輩。

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被稱道?

就是因為他當了皇帝,依舊比較能聽取意見,並有了“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