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雲帆塞江,日月龍旗!(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在明末這個時代,江陵城距離江邊更近,也就數里的距離。
孟長庚修建江陵城也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其內外分為三層,依次為水城、磚城、土城。
所謂水城,其實就是指江防大堤。
也即是說,若長江水位上漲,是有可能直接漫延過數里之地,直到江陵城外的。
在後世,這段明朝的江防大堤已經沒了作用,被當成了“古城牆”,而在其外面便是最窄處也長達十餘丈的護城河。
這護城河又與好幾個湖泊相連,水面更是寬闊,因此與江堤一起被稱為水城。
磚城以內,才是真正的江陵城池。
其城內東西直徑七里多,南北直徑則只有兩裡半,是一座類長方形的城池。
朱媺娖的長江水師有一千多艘船,被分為前中後三大波,如雲而來,江陵城這邊自然是能輕易地早早發現。
所以,等朱媺娖的御船來到江陵城正對的江面停泊時,順軍已全部退入了江陵城中。
“啟稟監國,此前順軍在江邊碼頭曾佈置有三千多人,意圖據岸而守,阻止我軍靠岸停泊,但被前軍三艘戰艦一輪光明式火炮轟擊後,就潰退向江陵城了。”
宮閣二樓陽臺上,朱媺娖拿著對講機,裡面傳來曾英的彙報。
朱媺娖道:“很好,既如此,我軍便在此停泊兩日,補給物資。
另外,本宮讓紅娘子寫給荊州順軍主將的書信已經送了出去,也需要些時間等待順軍主將回復。”
“臣明白。”
···
江陵城外,一座永久性軍寨的望樓上,任光榮看著從碼頭退下來的兩三千潰兵,再眺望著江面上如雲的船帆,不禁濃眉緊皺。
雖然已經聽信使形容過明軍水師的龐大,可真瞧見這麼多船隻,彷彿堵塞了整段江面,任光榮還是得大感震驚。
他旁邊的孟長庚也不禁喃喃道:“此前聽聞四川乃是一公主監國,擊敗了張獻忠,我還覺得是訛傳。
如今看來恐怕是真的了——若非有如此強大的實力,那公主如何能擊敗張獻忠?”
任光榮聞言白了孟長庚一眼。
他覺得這位夫子在軍事方面的想法有時很有見地,有時又很可笑,便如此時。
張獻忠很厲害嗎?
根本就不怎麼厲害好不好?不然怎麼會被他們順軍從湖廣逼入了四川?
況且,四川那位公主監國應該是擊敗張獻忠後,收服了其兵馬,實力才會壯大至此的。可在這位孟夫子口中,順序卻全然顛倒了。
就在任光榮腹誹孟長庚忽高忽低的軍事水平時,便瞧見一騎手從越過潰兵當先跑入營寨,直趨望樓下。
卻是任光榮親自派到碼頭,專為探清明軍實力的探馬掌旗官。
這掌旗利索地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大聲道:“啟稟將軍,明軍水師船隻確有上千,其中規制戰船至少上百艘。
夷陵信使所言的鐵船卑職也看到了,只因並未交戰,所以沒法確定其一定就是鐵的。
另外,卑職還看到有艘大鐵船上似乎打著日月龍旗,旁邊還有一旗幟上書有‘大明監國’的字樣。”
“什麼?!”
聽見掌旗的彙報,任光榮、孟長庚都不禁瞳孔猛縮。
任光榮當了好幾年的將軍,孟長庚則是個讀書人,都知道軍隊的旗幟是不會亂打的。
大明的日月龍旗一般只有朱明皇室正統出行時才會打出來,如說皇帝,又比如說太子或者監國。
“難道···四川那位監國公主竟然就在這明軍水師中?!”任光榮驚疑不定地問旁邊的孟長庚。
“應該是的。”孟長庚呆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