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闖軍卻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退到了這座無名山上,意圖死守,去等待那不知能否到來的援軍。

李定國拿著望遠鏡,在闖軍所退守的小山對面山腰上,朝闖軍的陣地看了看。

發現很多地方都被林木阻擋,即便有望遠鏡也看不清其中佈置後,便讓親兵叫來飛鷹隊的人。

瞧見袁國、常威等四人都來了,李定國便收起望遠鏡,道:“袁組長,闖軍如今士氣低迷,應當是想死守,等待太平縣城那邊的援軍。

這山雖不大,可林木卻頗為茂密,我們要想攻上去並不容易。

根據監國的最新指示,對闖軍還是以收降為主。

如今仗既然打到這份上,再強攻雙方都會傷亡不小,因此我想請飛鷹隊用無人機去勸降試試。”

說起來,李定國之所以想起這個主意,主要是想起了那一夜紅娘子帶領飛鷹隊大破他們大西軍的事。

朱媺娖既然派來兩個飛鷹隊小組給他調遣,他自然要充分利用無人機的神奇。

袁國聞言點了點頭,道:“我們可以派無人機上去,但勸降的話恐怕得由李總兵來錄製。”

“錄製?”李定國來了興趣,“該怎麼做?”

袁國、常威幾人相視一笑,道:“李總兵跟我們來就知道了。”

···

無名山上。

劉汝魁、牛萬才、李來亨都在指揮闖軍將士砍伐樹木、挖掘泥土、搬運山石,建立防守陣地。

先前的兩次交戰中,他們可算是知道了,明軍每部都有好幾十門火炮。

如今大軍合圍,火炮怕不是多達兩三百門。

哪怕都只是威力較小的虎蹲炮,也足夠他們受的了。

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想在這小山上擋住明軍的進攻,防守陣地是建造得越穩固越好。

作為主將的袁宗第正呆立在一塊大石頭上,看似是在打量著山下的明軍。

可只要有人靠近了觀察,就會發現他眉頭緊皺,雙目透著焦慮,甚至是茫然。

他在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是他們扛不住明軍的進攻該怎麼辦?

投降?

這個念頭一出現在袁宗第腦海中就被他驅除。

自他追隨李自成造反以來,只向官府投降過一次。當時只是權宜之計,事後,在去任職地半路上,李自成就帶著他們再次殺官造反。

如今他們大順都破了大明國都,逼死了崇禎皇帝,憑什麼再向官府認輸投降?

況且,即便他們願意投降,恐怕明軍也未必會收降吧?

畢竟他們可是破了大明國都、逼死了皇帝的大反賊。

這種情況下,即便官軍說願意收降他們,他也不會相信。

倒是覺得,官軍先將他們騙為俘虜然後宰了的可能性更大。

這種事並非不可能——當年洪剃頭圍剿他們時,先假意收降起義軍,再行屠殺的事可沒少做。

想到這裡,袁宗第吐出了一口氣,神色變得堅定。

他想清楚了,此番他們除了死守待援,別無選擇。

然而,就在他準備跳下大石頭,前往巡視各營陣地、鼓舞士氣時,突然聽見天空傳來一陣怪異的嗡鳴聲。

他循聲望去,頓時瞳孔一縮,滿臉驚疑。

‘這懸飛在樹林上空的是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