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器在一旁也看向那蒸汽輪船。

在他看來這艘不大的戰船實在古怪,沒有槳櫓位也就罷了,船上還在燃火冒煙,難道就不怕把船燒了嗎?

這邊朱媺娖回過神來,向華木德問:“這船航速可達多少?”

華木德道:“啟稟監國,在此湖中風平浪靜時亦可憑藉蒸汽機與螺旋槳使航速達到九節多。”

大明此時自然沒有以節來計算航速的習慣,只有日行多少裡的模糊說法。

於是朱媺娖在傳授給華木德等工匠、船匠輪船的製造圖紙與方法流程時, 便將航速單位“節”也引入了。

雖然這是源自西方人的航海單位,卻也是後世公用的航速單位,很多資料資料都用到了它,所以引進到大明來還是很有必要的。

航速一節為每小時一海里,而一海里則為1.852公里。

航速九節多,也即是說一小時能航行三四十里。

一天24小時不停歇, 差不多能航行八九百里, 已然達到了神州慣用說法中的“千里船”標準了。

如果是順江而下, 速度還要增加,航速絕對更快,可能一日夜行一兩千裡,甚至更遠。

而據朱媺娖瞭解,大明此時的戰船,即便以眾多槳櫓手爆發航速,也不過是在4.5節至7.5節之間。

也即是說,即便是這艘才試造好的蒸汽輪船,其航速也遠超過了此時的槳櫓船。

況且,蒸汽輪船真正的優勢還並非高航速,而是續航能力。

槳櫓船即便人力全面爆發,達到八九節的航速,也定然難持久。

可這蒸汽輪船卻能以9節航速航行到船上的煤用完。

何況9節只是其此時的航速,根據郝光明提供的那份資料, 最初因意外誕生的第一艘西方螺旋槳穿航速也是達到了12節的。

所以, 只要華木德等人再努力完善蒸汽輪船, 必然可以將其航速再提升幾節。

並非華木德等人說什麼朱媺娖就信什麼, 因此她微笑頷首後,便道:“本宮在這裡看著, 你們先讓人試航吧。”

一旁的李豐問:“監國,可需要弄一個儀式?”

朱媺娖笑看向這個用心做事的青年宦官,道:“不用搞這些虛頭巴腦的,用心做事比什麼都好。”

李豐都是心中一凜,忙道:“奴婢知道了。”

於是趕緊去安排人試航。

因為李豐等人是準備好一切後,才上報的喜訊,所以很快這艘蒸汽輪船就開動了。

隨著滾滾黑煙透過煙衝直衝碧藍如洗的天空,這艘蒸汽木輪船便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向著明遠湖深處衝去!

無風而破浪!

跟隨朱媺娖過來費珍娥、呂大器,以及侍女、朱雀營女兵等,有的看得滿臉興奮,有的則看得目瞪口呆。

呂大器便是目瞪口呆中的人之一。

先前朱媺娖跟李豐、華木德等人交談中說到什麼“蒸汽輪船、航速九節”什麼的,他還不太懂。

因為他並不知道航速九節有多快。

可現在他知道了。

他做江南總督時間雖短,卻在崇禎十六年組織大軍阻攔了想要透過長江東入江西、江浙的張獻忠,因此對戰船也是有相當瞭解的。

正因為了解,他才感到震驚。

這時朱媺娖也注意到了呂大器震驚的樣子,便笑問:“洞穿先生以為這蒸汽輪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