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器來到成都的第三日,早飯後便來到街上一家店前。

“光明玻璃店?”

抬頭看到店家的匾額,呂大器不禁搖頭暗笑。

‘這名字取的可真夠直白的。但與那位公主相關的東西似乎都是這種風格。’

呂大器之所以來這家店,便是聽聞這店乃公主私產。

玻璃呂大器也見識過,說是外洋舶來品,實則就是透明的琉璃。

雖然比大明的有色琉璃罕見一些,但在呂大器看來也就那樣, 跟天生地產的水晶比起來差遠了。

文人需要靉靆,也即是眼鏡,多以水晶製作,很少有用玻璃的。

因為外洋來的玻璃雖然透明,卻遠不如水晶純澈。

然而,昨日呂大器便見到了成都玻璃廠所產的玻璃製品, 卻是透明純淨還要勝過某些水晶,令他頗為驚訝。

走入店內,呂大器發現這裡的玻璃製品以茶杯、酒杯、花瓶為主, 至於玻璃眼鏡自然也是有的,而且單獨一櫃,還有個眼鏡師父在為人磨製眼鏡。

最終吸引呂大器目光的,卻是擺放玻璃硯臺、筆筒等文房用具的展櫃。

看中一個玻璃硯臺後,呂大器便直接掏錢。

他沒有問價,因為這玻璃店內的商品都標好了價格,且店內還貼有標語,“物有所值,謝絕還價”。

不過這些玻璃製品也是真的貴,像他看中的這方硯臺,居然需要六十八兩紋銀。

‘也是如今國家崩亂,朝廷沒個樣子,否則定然會有人勸誡這位公主不要與民爭利。’

呂大器心中如此想, 卻絲毫沒有去做這件事的想法。

因為他很清楚,這成都監國的小朝廷,不是當初的北京朝廷, 公主與監國府謀利之事到處可見, 已成為尋常。

這時候他要是跑去跟那位說不該與民爭利, 就是找不自在。

何況,相較於那些關於公主的神怪神傳說,其做些生意與民爭利根本不算什麼。

說起來,這兩日他多方打聽,有關公主的神異怪談恐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公主乃仙女下凡”這種說法他是不信的——若真如此,當初公主怎麼不以仙法救先帝出北京城?

因此,呂大器懷疑公主是不是在北京城破之後有了奇遇,學會了某些民間巫術。

他已經決定,這兩日先去見龍文光、劉鱗長、劉之渤等人,確認公主會巫術的事。

若真如此,他就聯合這幾人一起勸誡公主迴歸正途,休要在邪路上越走越遠。

心裡想著這些,呂大器才走出光明玻璃店,就被幾個人攔住了。

瞧見這群人穿著相當眼熟卻又略有不同的制服,呂大器不禁眉頭一皺,直問:“你們是錦衣衛?”

一留著兩撇鬍須的錦衣衛含笑抱拳道:“我是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李振武, 東川先生, 監國召見, 請隨我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