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是因為上面下發到將領手中的錢糧本就是打了折扣的,即便將領一分不貪,也做不到給滿編制軍隊足額髮餉。

二則,朝廷給的軍備不堪用,將領想要練出精兵,很多時候都需要重新購置兵器鎧甲等。

如此,自然就漸漸形成了吃空餉、養家丁的風氣。

但趙榮貴來成都也有好幾天了, 被人帶著參觀過禁衛軍、工屯軍, 以及他將要領走的那一營衛戍軍。

他早已清楚, 監國府下這些軍隊不僅滿編制,而且禁衛軍、衛戍軍都是以前官、賊兩方的精兵。

如今這些兵不僅裝備精良,還能領到比以前更高的足額軍餉,因此軍心振奮、戰意昂揚。

相較於昔日的官軍,這些軍隊有了很大不同,因此被稱為新大明官軍,也簡稱新官軍,或新軍。

沒見識新軍前,趙榮貴確實有按老習慣吃空餉、養家丁的想法。

可既然見識了,今天又親眼瞧見了傳聞中的“飛鷹隊”怪鳥,以前的想法自然不敢再有。

所以,聽了朱媺娖的話他忙表態道:“末將一定謹遵監國吩咐,練好這一營騎兵。”

朱媺娖又道:“龍安府既然與陝西岷州衛、鞏昌府相連,你練兵之餘就得注意著那邊的動向。

一則防止偽順由這兩地南下四川,二則為將來做偏師收復陝西做準備。”

只要手下有好兵和精良裝備,正常將領都會聞戰則喜,因為能打仗才能立功。

趙榮貴也不例外,當即抱拳應道:“末將遵命!”

···

大軍出征後的第二日。

朱媺娖帶著朱雀營、驍騎營,全員騎馬,再次出城。

她先到了成都城外原屬於蜀王府的一個大農莊。

這個農莊以前負責經營上千畝良田,以種植水稻和冬小麥為主。

因為在監國府對原蜀王府下眾多農莊的清查中,“業績”最好,莊園管事勤懇能幹不說,下面還有很多種田好手,便被朱媺娖選為後世超級小麥的試種農莊。

從確定後世超級稻能在大明種植後,朱媺娖、朱媺姕姐妹倆每天搬運到大明的物資便以超級小麥種子為主了。

因為郝光明勸導,朱媺娖倒也沒拼死命的去搬運,只能說每日都盡力。

因此姐妹倆一天大約能搬運200斤的小麥種子——在保證不讓朱媺姕昏迷的情況下,她每次搬運的量其實很小,也就比正常同齡孩子多點,因此搬運主力還是朱媺娖。

糧食雖然重要,卻並非關乎朝夕生死的事,不論是朱媺娖、郝光明都不可能讓一個五六歲的孩童以昏迷一整天為代價去搬運。

並且,這種昏迷式的一次性搬運,實際上搬運重總量還沒有節制性、小量多次搬運的總量多。

從七月底發現後世超級稻能在大明種植開始,到九月底,兩個月的時間,姐妹倆便一共搬運來一萬三千多斤超級小麥種子。

後世以一畝地施種25斤種子最佳,但那是在有化肥的情況下。

朱媺娖是沒打算在往大明運化肥了,但可以讓這邊用成熟、科學的方法制造農家肥,土地肥力估計也就比後世加了化肥的情況差點。

所以最終給試驗田的建議是每畝播種20斤種子。

如此,姐妹倆兩個月努力運來的超級小麥種子最終也只種植了600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