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整軍三十萬!點將封官!(第2/3頁)
章節報錯
排除御林軍、禁衛軍、邊防軍這三個第一戰鬥序列軍隊中的輔兵,其實大概編入了原來的十萬精兵。
原來的大西軍降兵及成都方面軍大概共有精兵十四萬,只是整編後縮水了一兩萬。
而且總得給後面負責守衛地方的衛戍軍留一部分精銳作為隊伍骨幹。
不然邊防軍至少還能再編出一個軍鎮來。
至於屬於第二戰鬥序列的地方衛戍軍,目前暫編了八個軍鎮,共96000人。
基本都是由少數精兵和敢戰之兵組成,要拿到外面和其他明軍、普通大順軍相比,也是能稱為精銳的。
至於工屯軍,目前也只編八個軍鎮,共96000萬人。
也即是說,經過這次大整編後,原來監國府下總數高達四十萬的軍隊,縮減到了約三十萬人。
之所以能篩去十萬之眾,除了整編對兵員素質要求較高外,另一大原因便是大部分原大西軍的四川兵都選擇回鄉為民。
雖然如今監國府下的軍隊待遇算是很不錯了,但在普通百姓中“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觀念依舊根深蒂固。
再加上四川算是明末時期受天災影響相當小的區域,如果沒有連綿的兵禍以及地方劣紳土豪和官府的壓迫,老百姓小日子還是能過得下去的。
如今大西軍已被打敗,四川也將被平定,受朱媺娖的監國府管轄,太平可期。
那些原本或是被裹挾,或是迫不得己加入大西軍的“四川兵”,自然更想回鄉安生地當個侍弄田地的老百姓。
這對監國府來講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監國府的養兵策略和張獻忠等流寇軍不一樣。
監國府奉行精兵政策,每個兵都要實打實地給錢糧做軍餉,軍隊並非越多越好。
要知道,在大明晚期天下大亂之前,四川也算是半個邊地了,需要經常鎮壓作亂的土司,以及偶爾發生的農民起義。
即便如此,當時整個四川的軍隊加起來估計也就十萬左右。
如今朱媺娖需要以四川為根基平天下,這才整編出三十萬兵來。
否則,正常情況下以一省之地養這麼多軍隊是很不划算的。
何況如今朱媺娖實際掌控的只有成都府、潼川、保寧三地,頂多再加上李定國剛進入幾天的邛州。
只論面積的話,估計也就是此時全川的七分之一。
另外,其餘地方還有不少別的明軍、大西軍以及其他賊軍。
這些勢力的具體情況,也是今日朱媺娖和李巖等人需要了解和確定的。
···
承運殿。
“參見監國!”
“諸卿平身。”
“謝監國!”
殿中十幾人皆行跪地稽首禮參拜朱媺娖後,便以文左武右分成兩列。
文臣這邊共有五人。
排在最前面的是四川巡撫龍文光,第二位才是李巖。
後面則依次是張繼孟、劉鱗長、劉之渤。
這裡面除了被朱媺娖正式任命為四川按察使(原來是副的)的張繼孟,劉鱗長、劉之渤其實都夠不上四品,只能算以要員身份參加。
武將這邊則有六人。
依次為紅娘子、馬科、劉鎮蕃、曾英、劉文秀、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