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八月初四。

曾英、楊展、曹勳率凱旋之師回成都。

朱媺娖在承運殿為三人及其麾下諸多將官敘功。

“曾英此番謀略得當、調遣有方,為此戰首功,擢升為成都鎮守副總兵官,賞銀五百兩、綢緞百匹、蜀錦三十匹。”

所謂副總兵官,便是副將,在參將與總兵之間。

曾英二十三歲就能成為高階武將, 將來別說總兵之位,就是封侯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聽方正化唸完朱媺娖以監國名分發出的旨意,曾英立即跪拜道:“末將曾英,領旨謝恩!”

之後,方正化又陸續唸了朱媺娖對其他人的封賞。

“楊展、曹勳此番率領騎兵迎敵,皆勇猛果敢,摧敵騎鋒銳, 斬首數十。

故拔楊展、曹勳為成都營兵遊擊將軍,各賞銀三百兩,綢緞百匹,蜀錦十匹。”

楊展、曹勳一起出列向王座上的朱媺娖跪拜謝恩。

隨後,又有三人的部將李佔春、於大海、張天相等八人被授任為營兵千總,各自賞銀百兩,綢緞三十匹。

再又有以董瓊英為首的數十名有功之人被授任為營兵把總。

其實朱媺娖有意調董瓊英到她的親衛營中,但知道董瓊英如今與曾英還未正式拜堂成親,彼此卻已如膠似蜜,便準備遲一些詢問了董瓊英想法後再做決定。

除了這些直接參與戰鬥的將官外,朱媺娖還對紅娘子等飛鷹隊的飛手進行了賞賜。

主要是賞銀兩、綢緞,並未升官,但功勞卻都記下了,只待解決了張獻忠後一起論功。

一番封賞後,大多數將官都離開蜀王府, 回往營中。

只有曾英、楊展、曹勳三人留下,隨李巖、紅娘子等人前往西府討論後面的戰事具體該如何準備、應對。

雖然大勝了一場, 又有“無人機斬首計劃”作為成都守衛戰的底牌, 但只要想到張獻忠的數十萬大軍,成都城內的文官、武將便沒一個能真正放輕鬆的。

以張獻忠的兵力,即便除去那些戰鬥力弱到不用計算的,也可將成都城四面包圍,每一面放十數萬能戰之兵。

當然,對於張獻忠具體有多少精銳,多少能戰之兵,成都這邊也不是十分清楚。

所以,對艾能奇、馮雙禮等被俘賊將的審訊也在進行中···

郝光明原本就對張獻忠四大義子之一的艾能奇有些好奇,聽聞此番龍泉湖大戰,艾能奇差點如歷史上一般,一箭將曾英射死,就對這人更好奇了。

於是,在他的建議下,朱媺娖便在八月初五這天下午去看了看艾能奇。

受朱媺娖指示,艾能奇被關押在蜀王府的牢房中。

說是牢房,但條件卻不差,有床和桌椅,還有馬桶。

只是考慮到艾能奇的勇猛,為其戴上了腳鏈、手鍊, 拴在了牢房內的石柱上,令其無法逃跑。

作為張獻忠四大義子中的老四,艾能奇今年才二十一歲,很是年輕。

他又是個直性子,脾氣也有些爆,哪裡受得了關押?

被俘後不過兩三天時間,就把自己折騰得瘦了一圈,精氣神也萎靡了不少。

被關押到蜀王府後,他更是忍不住胡思亂想起來。

‘這些狗官軍,將我關押著莫非是要等義父攻城時拿我祭旗?’

‘又或者是想拿我威脅義父放棄攻打成都?’

‘哼哼,真是白日做夢,我張能奇就是死,也絕不會讓狗官軍用來威脅義父!’

想到最後,艾能奇終於是下定了決心,如果官軍要用他威脅張獻忠,他到時就直接從成都城頭跳下去,生死由天!

決心赴死了,艾能奇終於不再煩躁,於是躺到床上不一會兒就睡著,打起了呼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