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南城這邊他一開始就是按照老營中商量的辦法,讓麾下兵馬兩萬一批,輪番不間斷地去攻城。

同時讓掘土老手隨隊伍藏於城牆地下,掘土挖洞,為放杖法做準備。

看將旗,南城的守將與他原來的姓氏一樣,姓劉。

不出意外,應是總兵劉鎮藩。

雖然打了一上午,可劉鎮藩似乎並沒有發現城牆下的掘洞。

眼見著只要持續到下午,掘洞應該就能挖好,可以往裡面送火藥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

無論是前方,還是軍陣中,不斷有士卒因酷熱中暑。

負責挖洞計程車卒中暑的則更多。

甚至,劉文秀便是站在有遮陽布的望車上,都感覺有點頂不住了。

眼見軍中非戰鬥減員越來越多,將士們幾乎沒有戰心,劉文秀便派出快馬向張獻忠反應情況,希望可以先收兵,等下午沒那麼熱了再打。

大約是此時四方大軍中暑的將士都不少,張獻忠便同意了。

這便是大西軍忽然鳴金收兵的緣由。

等前方兵馬都退了下來,劉文秀髮現不僅沒哪支隊伍不高興,反而有的隊伍中發出了歡呼聲。

顯然,將士們也不想在這麼熱的天打仗。

否則,沒死在敵人手中,卻死在老天爺手裡,那可就太冤枉了。

“回營。”劉文秀對望車上的其他人招呼聲,就往下走,又對親衛頭領陳健道:“讓人把營中水井裡鎮的西瓜都提出來,給各營主將都送去一個。”

劉文秀在成都難免選址紮營時,知道有個村子,便將自己的大營放在村子裡。

村裡中有兩口井,村外還有一大片晚熟的西瓜地,他便老早叫人弄了一批西瓜放到井裡鎮著。

如今正好用來消暑。

南城牆上,劉鎮蕃見劉文秀收了兵,趕緊回到城門樓裡。

須知,這麼熱的天,哪怕城牆上有擋箭板可以遮陽,卻同樣熱得厲害。

劉鎮蕃進入城門樓後,就從一殘留著冰屑的鐵盆中拿起一個大茶壺,咕嚕嚕地灌起涼茶來。

再見親兵往鐵盆外的大木盆中加了一勺硝,頓時鐵盆裡的水又開始結冰,劉鎮蕃就不禁捋著鬍鬚笑起來。

這以硝製冰的秘法是公主殿下教的,據說唐朝時就有了,然而楊展卻是第一次聽聞。

天氣酷熱,四面城牆的守將因為責任重大,吃住都要在城樓中,這麼熱的天,本是一件極難熬的事。

可有了這製冰秘法,再有後勤方面的周道照料,便沒那麼難受了。

這不,他才喝完冰鎮涼茶,就聽外面的親兵道:“將軍,外面送來了綠豆湯和西瓜。”

“快送進來。”劉鎮蕃聞言滿臉喜色地道。

待一桶綠豆湯和一個大西瓜送進來後,劉鎮蕃又問:“將士們那邊都有吧?”

“都有,已經開吃了呢,將軍放心好了。”

劉鎮蕃含笑點頭,接過親兵盛的一碗綠豆湯就吃起來,吃了兩口他就放到了鐵盆中——綠豆湯他覺得還是冰鎮的好吃。

他正要親自開西瓜,與身邊的親兵們分享,就聽見一側如供起來的木盒中傳出“嘟嘟”的奇怪響聲。

劉鎮蕃趕緊上前,小心地從木盒中拿出一個巴藏大小的古怪長方體盒子。

這是朱媺娖給四面城牆守將用於聯絡、溝通的“法寶”——對講機。

有了對講機,如果賊軍想要集中精銳猛攻一面城牆,其他三面城牆的守將就能及時知道,派兵支援。

當然,對講機還和城內西府有聯絡,因此城內作為有生力量的精銳也可以及時給予支援。

劉鎮蕃剛將對講機拿到受傷,就聽見裡面傳來一個粗豪爽朗的聲音。

“我是楊展,我是楊展。其他三位守將在嗎?我這裡有個事要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