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殿下!”

待兩人站好, 朱媺娖便對兩人道:“你二人原來既任職錦衣衛,如今在這川中便依舊負責錦衣衛之事吧。”

說完, 示意費珍娥給兩人各取了五百兩紋銀。

明末亂世,銀子並不如金子保值,甚至不如糧食可靠,所以這錢其實不算很多。

至於朱媺娖這銀子,卻是以黃金從紅娘子那邊兌換的。

“高勝奇便任北鎮撫司千戶,李振武任南鎮撫司千戶,今後這川中錦衣衛便以你二人為首了。這是活動經費,你們先拿著吧,若是不夠了,再來跟本宮說。”

高勝奇、李振武都有點興奮。

他們跟了公主這麼久,終於要被啟用了,而且還都升了官。

朱媺娖又道:“如今你們手下沒人,還是得一起配合著辦事。本宮交給你們的第一件事是找四個人,這是他們的資料。”

說完,朱媺娖讓費珍娥給兩人各遞了一份由四頁紙釘在一起的簿冊。

高勝奇、李振武發現,這些紙張不僅無比規整、潔白如雪,上面的字竟然都印刷只有手指頭大小。

他們細看了下,又發現這些字並非豎排,而是橫排!

朱媺娖直言,“這資料是駙馬印的,你們若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本宮。”

高勝奇、李振武當即忍著對橫排文字的不適應,耐心將資料看了。

兩人所得到簿冊內容一樣,都記載著四個人的一些資訊。

這四人分別是曾英、劉鱗長、楊展、曹勳。

“曾英,字彥侯,美髯須,福建莆田人。

其隨父至成都做官,並安家。

為人倜儻有武才,喜救人之急,時人多讚賞,稱為‘曾公子’。

張獻忠從湖廣二入四川,曾英在成都向陳士奇慟哭請兵迎戰。

陳士奇授予其守備官職,及土兵數百,令其嘗試。

曾英為守備後,散盡家財,招募豪傑,操練數日便前往夔州。

此時張獻忠部前鋒已過夔州瞿塘關,一路勢如破竹,將卒皆傲慢輕敵。

於是曾英在巫山設伏,阻攔張獻忠部北上大寧的兵馬四個月。

因沒有援軍,且張獻忠大部隊已經快攻到重慶府,曾英便率部轉移到重慶府的忠州。

張獻忠攻忠州,曾英督水師逆戰,焚燬敵方舟船數百,斬首千餘。

之後曾英受上方調令,退往陪州,張獻忠這才佔據了忠州。

陳士奇見識了曾英的能力,便封其為參將,令其與守道(布政使下駐守地方的參政)劉鱗長堅守陪州,扼守涪陵江一線。

六月,曾英戰敗,退守陪州望江關,被張獻忠部追擊,斬傷面頰。

曾英手刃數人得以突圍逃生。

之後隨劉鱗長率殘餘人馬一起撤到了江津、綦江、南川一帶。”

資料上,曾英相關資訊的記載到此為止。

高勝奇、李振武看完頗為驚訝。

須知,大明可不是後世,資訊傳遞很慢的。

如今曾英雖初露鋒芒,但還沒到魚腹浦大敗張獻忠威震川東的時候。

其向陳士奇請兵,以及在巫山、忠州的戰績也未傳到川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