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後,這倭人就和如今的建奴一般,發動大軍擄掠我們財貨、妻女,侵佔我們的土地。

他們也不是有神仙相助,只不過武器、軍隊比電影中當時的官府更強罷了。

他們和建奴一樣,絕非不可戰勝,被殺就會死。”

說到最後,朱媺娖神態已經變得十分嚴肅認真,語氣則無比堅定。

張二毛聽得直髮愣,好不容易理解了能理解的部分,張口就想再問。

朱媺娖卻搶先道:“好,這位將士的問題本宮已經回答了,誰還有別的問題?請舉手。”

這次將士們學乖了,頓時許多人舉手,卻極少有人嚷嚷。

“那邊的那位部總,你有什麼問題?”這一次朱媺娖卻是點了個長相文氣點的部總將官。

這部總道:“殿下,這倭寇俺也聽人說過,萬曆皇爺時的三大徵,有一次不就是到朝鮮去打倭寇嗎?

另外,俺還知道嘉靖皇爺時,倭寇也是屢次侵犯我大明海疆,結果被戚少保打得落花流水。

俺就不明白了,這三百年後倭寇咋這麼厲害了?就因為他們有大鐵鳥?”

“這人知道的還不少。”郝光明透過手機聽到這部總的問題不禁笑道。

朱媺娖要給將士們回答問題,郝光明肯定是要全程看著、聽著,隨時給予資訊支援的。

不然僅憑朱媺娖的見識還真未必能答出所有問題,也未必答得好。

朱媺娖也是微笑,道:“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本宮得糾正你一個錯誤。

倭寇是倭寇,並非全是倭人,其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是我大明的海盜。

至於倭國、日本,其實指的都是我大明東邊的一個島國,其國土面積也就兩個河南大而已。

在唐朝以前,他們時常派人來中土進貢,學習我們的文化知識。

但那時他們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國家名字,進貢時便說‘我國’。

當時朝廷的人沒聽明白意思,再看倭人都長得十分矮小,便寫成了倭人的倭。

這倭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矮人的意思。

後來倭人對我們中土的文化了解多了,知道倭是矮人的意思,儘管他們確實長得很矮,可還是感覺受到了侮辱,就一次次在進貢中要求改名。

最終,在唐朝武則天時期,朝廷受不了他們的煩擾,就准許他們改名日本。

只不過,後來日本這個名字也只是在官方文書中用,我們日常提起來時依舊稱呼為倭國、倭人。”

說到這裡,朱媺娖停頓了下,算是給將士們消化這番話中的內容。

她其實也需要點時間消化,因為她也是才聽郝光明說的,方才不過轉述而已。

事實上,這番話不僅讓普通將士大呼長見識,就連李巖、劉孝廉這樣的大明舉人,以及方正化這樣有文化、有見識的太監都覺得漲了見識。

同時,他們也對朱媺娖,或者說對暗中支援朱媺娖的駙馬爺產生一種欽佩感。

聽了大約半分鐘,朱媺娖才接著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