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祖賜下了寶物(第2/3頁)
章節報錯
見王承恩這樣子,崇禎原本張口就想喝斥,但想起此人乃最後陪他殉國的,便將王承恩一把拉了起來,道:“王大伴,今日這城頭朕是非去不可的。一則可以鼓舞士氣,二則太祖降下寶物,可以助朕瓦解闖賊軍心士氣。”
說話間,崇禎怕了拍腿邊的音響。
王承恩這才注意到音響。
只是在他看來,音響就是個不知材質的古怪黑箱子。
於是問:“萬歲爺,這是什麼寶物?”
崇禎道:“這是音響,說了你也未必懂,等到了正陽門城樓上,朕使用時你便知道它的作用了。”
說完,崇禎看向那領著七八十名錦衣親軍的千戶,皺眉問:“朕不是讓召集百人嗎?”
千戶道:“陛下,目前宮內只能騰出這些人來。”
崇禎也知道部分錦衣親軍被派去守城了,再加上皇宮也需要守衛,確實人手短缺。
他於是道:“那邊擺駕去正陽門城樓!”
一架肩輿也被帶來。
崇禎坐了上去便對那錦衣千戶道:“你去將那音響提著,切莫率著、碰著了。”
“是。”
千戶去提起音響,發現並不很重。
他好奇的打量,卻仍看不出有什麼作用。
“起駕!”
隨著王承恩一聲高喊,肩輿被抬起,一眾錦衣親軍分前後左右將肩輿護在中間,向外走去。
朱媺娖則提著氙氣燈跟在肩輿旁邊。
明朝時的北京城比清朝時的要小,由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皇宮)四部分組成。
內城在北,外城在南。
皇城在內城內,紫禁城則在皇城內。
正陽門在內城南牆中間,與承天門在一條線上。
因此崇禎等人出了紫禁城直往南走就行,倒不是很遠。
正陽門城樓屬於典型的軍事建築,高大堅固,周圍還有配套的箭樓、望樓等。
而闖軍又沒有真正大威力的大炮——如果有,以內城的兵力,估計半天都未必守得住。
所以,正陽門城樓暫時還是比較安全的。
崇禎來到城樓最高層,向下眺望,發現入目所及似乎都是闖賊人馬。
其中大部分都在拆毀附近的民居,明顯是準備藉助民居的木料、磚石打造更好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