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幾年他手上實在無人可用,才不得不讓李若璉管著南鎮撫司,不久前又讓其兼領兵部尚書事。

這算是重用了。

李若璉最後戰死殉國,倒也沒辜負他。

“三位愛卿都起來答話吧。”

三人應聲站起。

另外兩人中,王國興、高文采都是中年人。

王國興現任錦衣親軍指揮使,可以說是崇禎最信任的人,目前在負責皇城城防。

高文采則是李若璉手下,南鎮撫司的千戶官。

示意王承恩和兩個守門宦官看好殿門,崇禎就低聲道:“朕得到可靠訊息,駱養性已暗通闖賊,現在李愛卿、高愛卿就帶著朕的旨意前去捉拿他。

另外,這裡還有一道旨意——由李愛卿接任錦衣衛指揮使之職,高愛卿接任南鎮撫司指揮同知一職。”

說完,崇禎就將早已寫好蓋了大印的聖旨交給李若璉。

李若璉接過聖旨後,猶豫了下道:“陛下,我看駱養性這兩日守城還算盡力,他暗通闖賊之事會否有誤?”

不怪李若璉質疑崇禎,實在是崇禎疑心太重,這些年乾的聽風就是雨的事太多。

而且駱養性這兩日也參與守城,若真的溝通闖賊,現在闖賊可能都已攻破外城了。

崇禎確實早已想好說辭,道:“或許有誤,但此事關乎京城安危,寧可抓錯,也決不能放過。”

“臣明白了。”

李若璉說了聲,當即拱手告退。

崇禎則想:駱養性是沒通李闖,但按那郝先生所說,日後卻會投降建奴並被重用。

建奴才是將來大明的大敵——駱養性既然有可能投降建奴,就不能留著。

因為作為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如果投了建奴,對大明的危害就太大了。

等李若璉、高文采離開,崇禎就對王國興道:“皇城的安危就託付給愛卿了。”

王國興當即跪拜道:“臣定死守皇城!”

崇禎將王國興扶起來,又將王承恩招過來,道:“王之心貪汙甚巨,錦衣親軍這邊派人配合王大伴將他查抄了。”

聽見這話,王國興、王承恩都不禁一顫。

因為他們也貪。

他們不知道崇禎怎麼就確認王之心貪汙甚巨,自然害怕。

崇禎到底做了十七年的皇帝,注意到兩人的表情變化,就猜到了什麼。

他窮成這樣,心裡是真的痛恨一切貪汙的臣子。

但他也知道,現在不貪的臣子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