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崇禎,你既無識人之明,又無用人之能!(第2/3頁)
章節報錯
檢討汪偉。
狀元、翰林院修撰劉理順。
御史陳純德、陳良謨、趙饌。
吏部員外郎許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員外郎金鉉、光祿寺署丞於騰蛟。
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錦衣衛千戶高文采。
似乎你這時錦衣衛一把手是駱養性?
他是個標準投機分子,先投李自成,後投建奴,並被重用成為建奴的第一位漢人總督。
還有,聽說李自成拷餉,從他手裡弄出了三萬兩。
另外,還有順天府知事陳貞達、副兵馬司姚成、中書舍人宋天顯、滕之所、阮文貴,經歷張應選,陽和衛經歷毛維、張儒士、張世禧等殉國。
勳戚方面記載的有駙馬鞏永固、惠安伯張慶瑧、宣城伯衛時春、新樂侯劉文炳等。”
看到這份名單,崇禎心情很是複雜。
雖說這些人身為大明臣子,理應與國共存亡,以死報君王。
但瞧瞧剩餘那些沒有選擇殉國,投向了闖賊和建奴的,就知道面臨生死之間的大恐怖殉國有多麼的難。
便是他自己,也並未下定決心與京城共存亡,想過在城破之際突圍而出。
由此可見,正如那位郝先生所說,這些人且不說能力如何,必然是對他與大明忠貞不二的。
可惜,這個名單中的人幾乎沒有被他重用的。
就如範景文,可以說是如今剩餘的幾位閣臣中他最不喜歡的,因為範景文說話總是不稱他心意,不好聽。
然而就是這位他有些討厭的臣子,卻是閣臣中唯一殉國的。
那麼他較為信任的首輔魏德藻以及李建泰、陳演三個呢?
多半都降了闖賊,甚至是建奴吧?
就在崇禎思緒飄飛的這麼一會兒,郝光明又發來好幾段文字。
“聽說你在十九日凌晨內城被攻破之際,敲響景陽鍾想上最後一次朝,又或者是商議什麼,結果文武百官卻沒一個到的。
於是你絕望之下,令后妃、宮女自殺,又殺死幾個女兒,自己跑到煤山(景山)萬壽亭旁的歪脖子槐樹上吊自盡。
臨死你認為無言面對祖宗,便以發蓋面,又在衣衫內襯上寫血書,求闖賊不要傷害城中百姓。
是太監王承恩陪你走完這最後一段路的,你自盡後他也自盡了。
對於你敲響景陽鐘沒有臣子來的事,我們這時候有個推測。
說那時京城內城已破,而臣子多是在皇城外,所以那時候忠臣們不是先你一步戰死、殉國,便是受闖賊、亂民所阻,這才導致沒人來匯合。”
看完這些文字,崇禎又不禁愣神好一會兒。
想一想,絕望自殺、令后妃、宮女自盡、以發覆面等事,還真像他的行事風格。
至於說親手殺死女兒,他也不知道極端情況下會不會那麼做,但卻不願相信那是他做的。
這時郝光明又發來文字。
“我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能夠再搏一搏。即便無法扭轉乾坤,改變命運,能多爭取兩天時間做好後事的安排,也是好的。”
看完,原本心中茫然的崇禎終於有了一個切實的目標。
他深吸了口氣,當即對朱媺娖道:“媺娖,你速速將這上面殉國忠臣的名字抄寫下來,父皇要重用他們,與他們一起抗擊闖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