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楊承業介面道:“本來難民來臨應該是知府衙門的事,但是知府衙門府庫不足以支撐所有難民的用度,所以沈家願意將官鹽生意還給知府衙門,由知府衙門再行分配。”

聽了楊承業的話,所有人全部眼神熱切地看著王安,等待著他的決定。

王安掃視了大堂一週,緩緩說道:“如此,各位鄉紳就將你們捐出的錢糧數目報給師爺,到時本官會按照各位所出的錢糧數量進行合理分配。”

聽了王安的話,眾人包括顧聰都朝著師爺蜂擁而至,迫不及待的大喊了起來。

“師爺,我顧家出兩萬貫,米五十擔。”

“史家出兩萬貫,米三十擔。”

“宋家出六萬貫,米七十擔。”

“怎麼你宋家比顧家出的都多?”

“切,顧家恁地小氣,你沒聽知府大人說嗎?誰出捐的多,所佔的官鹽份額就多,趁此機會要超過顧家,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宋兄說的對,我劉家也出六萬貫,米七十擔。”

…………………………

王安傻眼了,這些人都瘋了?怎麼哄搶起來了?

此時,沈佑才明白了楊承業的做法,他是讓沈家讓出官鹽買賣,令那些人瘋狂爭搶,而且沈家還不用出一點兒錢糧。

“沈大官人好算計!”

王安對著沈佑豎起了大拇指,說道:“既然沈家願意讓出官鹽生意,那麼沈家就不必出錢出糧了。”

楊承業上前一步,說道:“知府大人,那如何使得?”

“官鹽生意本來就是官家的,我們沈家只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既然大家都出錢糧,那沈家就出力吧。”

“哦?如何出力?”王伯好奇的看著楊承業。

楊承業淡然道:“難民來到嘉興,到時必定瘟疫橫行,這三伏天如果滋生瘟疫,到時也是麻煩事。”

“我們沈家要求大人大量購買藥材,我沈家派出人手遏制瘟疫。”

聞言,王安奇道:“沈家有醫師?要知道整個嘉興城就兩名醫師,而且已經年過古稀,已經無法出城為難民診治了。”

楊承業笑道:“這個大人儘管放心,只要知府衙門將藥材全部採購齊全,我可以擔保不讓瘟疫爆發。”

“好!”

王安使勁一拍桌案,說道:“就這麼辦,本府會令人儘快將藥材採購齊全,全部送到沈家。”

楊承業拱手道:“如此就一言為定了。”

頓了頓,楊承業對沈佑說道:“大哥,我們先回去準備吧!”

沈佑答應一聲,告辭王安,與楊承業一道返回沈家。

宋朝一向都是文官坐轎,武官坐馬,而商人一般都坐馬車。

楊承業與沈佑坐上沈家的馬車返回沈家。

“二弟,你為何要將官鹽的生意讓出去?白白便宜了那些人?你看那些人都像餓狗一樣。”

車上,沈佑終於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楊承業臉色深沉,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