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親手寫了一封信,讓斥候日夜兼程返回臨安,將信交給楊承業。

而令韓世忠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楊承業並不在京城,使得斥候在京城白白轉了一圈,不過卻得到了倭寇與金軍攻破京城,秦檜等大臣擁立魯王登基為帝的訊息。

斥候將這個訊息帶回韓世忠大營,韓世忠手下兵將當即譁然, 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韓世忠帥帳,聽到斥候的彙報,韓世忠豁然起身,驚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斥候跪在地上,神情痛苦的說道:“元帥,倭寇與金軍聯合攻破了京城,秦檜等一干文武已經擁立魯王為帝。”

再次聽到斥候的彙報,韓世忠吼道:“這不可能, 倭寇明明在東極島, 而且就算他們攻破劉文周防線,也僅僅只有兩千人,他們如何能攻破京城?”

“況且京城還有數十萬禁軍,京城附近還有數十萬廂軍,京城怎麼可能瞬間被破?”

頓了頓,韓世忠指著斥候,怒道:“你謊報軍情,該當何罪?”

斥候急忙辯解道:“元帥,小的說的句句是實,還請元帥明察!”

這時,韓天虎說道:“父帥息怒,斥候說的應該是真的,他沒有必要謊報軍情。”

韓世忠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呢喃道:“怎麼會這樣?”

“難道他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

這時,一名偏將說道:“元帥,現在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亂臣賊子篡位不管吧?”

聞言, 韓世忠恢復了神情,對斥候命令道:“你去再探,本帥要知道京城現在所有的情形。”

斥候答應一聲快速離開了帥帳。

斥候離開後,韓世忠命令道:“傳令下去,三更造飯,五更出發,留下一個營計程車兵整頓防務,其餘士兵全部與本帥揮師京城,勤王救駕!”

“元帥不可!”

眾將軍聽到韓世忠的命令就要離開準備集合軍隊,突然一名參將說道。

眾人看去,原來是一名年約二十,長相出眾的青年參將。

此人大家都認識,名叫張延邦,原是一名小夥長,後來在全軍大比中勝出,並且一路過關斬將,被楊承業與韓世忠賞識,破格提升為參將。

只是張延邦平時沉默寡言,不甚合群,所以眾人雖然認識他卻並不瞭解他。

大家也不知道今日張延邦為何會一反常態,阻止韓世忠的命令。

韓世忠心繫京城,聽到張延邦阻止自己的命令,語氣不善的問道:“為何不可?”

張延邦回道:“啟稟元帥,如今金軍久攻襄陽不下,倭寇又被我軍困在東極島上,誠如您所說,倭寇一直龜縮在東極島上,就算他們突破劉文周將軍的防線也只有兩千人,僅僅是一股小部隊。”

“大部分倭寇應該還在東極島,他們攻破京城為的就是讓我們自亂陣腳,率軍回師京城,他們好輕鬆突破我們封鎖。”

“假如我們真的回師京城,到時不光京城之危解不了,我們還會腹背受敵,到時恐怕…………”

聽了張延邦的話,韓世忠怒道:“混賬東西,如今京城被破,皇上也不知所蹤,我們作臣子的怎麼能不去解救皇上?你在這裡蠱惑軍心意欲何為?”

“如果能解救出皇上,就算全軍覆沒又有何懼?”

“如果你害怕可以不去。”

張延邦說道:“元帥,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末將覺得要等大公子醒來,瞭解了具體情況再做打算。”

韓世忠擺了擺手,阻止張延邦繼續說下去,大聲命令道:“諸位將軍,去執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