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業知道之後,連貼兩道告示,都是在痛斥倭寇的橫行,百姓的窮不聊生,發誓要全殲倭寇與海匪,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看到告示之後,眾多識水性的青壯紛紛來軍營報名。

如今已經招收了萬名識水性的青壯。

這些青壯被杜青南一分為二, 五千歸牛莽率領,五千歸韓天虎率領,在杜青南指定的計劃下苦練水中殺敵的本領。

現在兵源已經解決了,楊承業最為頭疼的便是艦船。

這些年朝廷腐敗,當權者昏聵無能,權臣爭名奪利,根本就沒有發展水軍, 更別提製造艦船了。

對於製造艦船,韓世忠也表示無能為力,因為他已經上報朝廷請求撥款,但是三封奏摺都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楊承業無奈之下只好親自前往臨安想辦法籌措銀子。

楊承業騎著旋風一路疾馳,返回臨安,他返回臨安的第一站就是四海書院,找到了王伯陵。

王伯陵不光是四海書院的院主,更是趙構的啟蒙老師,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望。

楊承業剛進王伯陵的門,王伯陵便起身相迎。

楊承業給王伯陵行禮道:“學生見過院主!”

王伯陵看著楊承業風塵僕僕的樣子,問道:“承業,你這是從何而來?”

楊承業苦笑一聲,說道:“院主,學生是從泉州而來。”

“泉州?”

聞言,王伯陵頓時一驚,說道:“此時的泉州倭寇橫行,那裡可是是非之地呀!”

楊承業問道:“院主知道倭寇?”

王伯陵嘆道:“現在京城誰人不知倭寇在泉州橫行?否則朝廷也不會重新啟用韓世忠,讓他帥軍剿滅。”

“而且京城就有東瀛扶桑人。”

“哦?”

這倒是令楊承業意外, 臨安怎麼會有東瀛扶桑人?

突然, 楊承業想到了森田曾經說過, 他們是奉命進入臨安進行破壞,以迎接東瀛扶桑大部隊攻打臨安。

倘若這些倭寇也是野村信次派來的,那麼等他們剿滅泉州倭寇就已經晚了。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將臨安城內的倭寇剷除,讓他們無法提前進攻臨安。

而且籌措銀子也刻不容緩,艦船必須儘快建造出來。

想到這裡,楊承業對王伯陵說道:“院主,學生有個不情之請。”

王伯陵好奇道:“你說說看。”

楊承業將自己協助韓世忠剿滅倭寇海匪的事大概講述了一遍,最後說道:“現在唯一缺少的就是艦船,而打造艦船需要不少的銀子,韓元帥連續三封奏摺都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訊,所以學生此次進京就是為了銀子而來。”

“而且如果不盡早將泉州匪患剷除,讓東極島的倭寇登陸,我們又無法及時予以阻擊,會讓倭寇長驅直入,到時臨安不保,我大宋便危矣!”

王伯陵對楊承業說道:“承業,你聽老夫一言,打仗那是下等武將該做的,而你的任務就是參加秋闈科考,到時進入仕途,光耀門楣。”

聞言,楊承業定定的看著王伯陵,原本他以為王伯陵與那些酸儒不同,會關心國家大事,如今看來他與那些自命清高,眼高於頂的酸儒沒甚區別。

想到這裡,楊承業搖了搖頭,沉聲道:“院主,如今大宋風雨飄搖,北有金國與西夏虎視眈眈,還有逐漸強大起來的蒙古各部,南有東瀛扶桑倭寇橫行,你覺得大宋還能撐過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