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雁門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雁門,也稱雁門關,往北便是大同,北魏時稱平城,“北魏帝都”、“遼金京華”、“明清重鎮”。
大同,這座低調的城市,卻蘊含著無限的能量,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般的塞外風情在此交匯之時,大同的面紗被逐漸揭開。
從北魏時期氣勢恢宏的雲岡石窟到遼金時期的華嚴寺和善化寺。
從神秘而佛道儒交融的懸空寺再到先至今仍仙氣繚繞的道教名山恆山。
這座塞外之城將多民族的文化完美地雜糅到自己的血液中,造出了一個新的卻毫無違和的“大同”。
而雁門關便是中原前往塞外以及大同的咽喉,當年昭君出塞便是穿過雁門關。
北宋時期,楊承業的先祖楊家滿門忠烈,幾乎幾乎全部喋血雁門關。
楊家七郎八虎包括楊繼業幾乎全部葬身雁門關。
而剩下的只有老四、老五、老六與老八。
至於後來楊門女將更是繼續鎮守雁門關,最後全部身亡。
而楊承業的父親,楊再興便是楊家唯一的後人。
楊承業看著巍峨壯闊的雁門關,他不是真正的楊家將後人,可能是佔據了楊家將後人的身體的緣故,對雁門關頗為感觸,不知不覺的眼中已經噙滿了淚水。
宋慧琳發現了楊承業的異常,問道:“楊公子,你怎麼了?”
“哎!”
楊承業嘆息一聲,說道:“楊家滿門忠烈,鎮守雁門關,浴血金沙灘,雖然抵擋了遼國,大宋卻被金國所滅。”
“如今南宋偏安一隅,北有金國與西夏虎視眈眈,但是這些都不足為慮,如今蒙古已逐漸興起,又多一隻猛虎。”
“歸根結底都是如今的朝廷腐敗,爭權奪利,棄武興文,以至於國力積弱。”
“倘若有一外敵從海上進攻,朝廷頃刻傾覆,到時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不得不令人感嘆!”
聽了楊承業的一番話,宋慧琳頓時動容,眼中滿是小星星,此刻楊承業麼的身影在她心裡是那麼的高大。
宋慧琳讚道:“公子,胸襟廣闊,憂國憂民,真乃當世男兒楷模。”
楊承業搖了搖頭,說道:“此事多想無益,還是做好眼前事吧。”
“對了,不知令尊現在何處?傷勢會不會加重?”
聞言,宋慧琳頓時一慌,此時他才想起來,自己此番是要救治他父親宋金刀的傷勢,剛才鬼使神差的想著與楊承業的種種,不由暗罵自己。
“家父此時應該在雁門關以北的雁門寺,有雁門寺主持幫忙照顧著。”
“嗯?”
聞言,楊承業眉頭一挑,覺心老和尚對自己說過覺悟被漠北雙雄所傷,現居雁門寺。
現在宋慧琳的父親也在雁門寺,難道這是巧合?
眾位看官,如果看的好,請不吝投出你們手中的月票和推薦票,順便收藏一下下,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