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正此時也回過神來,現在見到秦川寫的這八個字,臉色一喜,便也問道:“敢問秦先生,何解?”

這一回,範文正可沒有再因為秦川年輕,而有任何無奈和遺憾了,反而是一副誠心求教的樣子。

這八個字出自一篇文章,而這個世界有六經,有論語,不過在秦川的認知裡,這些都屬於先秦著作,而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這一篇,這個世界卻還沒有,於是秦川略微一想,答道:“乃,大道之行也!”

什麼是大道之行?

此時,秦川拿出了大夢春秋筆。

“先生莫非,要將釋義寫出來?”唐鶴見了,馬上就來事,連忙問道:“可要準備紙筆?”

“不必。”

秦川此時,見到河邊的山崖上有一塊光禿禿的峭壁,便表示不用麻煩,然後一念花開,步步生蓮,踏著蓮花而上。

如此操作,眾人都是目瞪口呆。

“腳踏蓮花,那蓮花也是文運才氣所化!”

範文正驚訝道:“秦先生這是積累了多少才氣?”

“範太守,看下去便知!”唐鶴摸著鬍子,得意一笑。

秦川來到了石壁前,開始以大夢春秋筆,在石壁之上刻字,身上文運才氣湧現,匯聚在筆尖之上,仿照之前在城牆上寫字的做法,寫完了一句,便唸了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以筆墨入石壁,字跡如鐵畫銀鉤,這一次卻沒有絲毫潦草,而是一筆一畫端端正正的,字形也方方正正的正楷,當第一句出來,範文正便道:“好,好一個,天下為公!”

眾人都已經理解到,秦川這是在解釋,天下大同的概念了。

其實秦川,也不知道這樣的概念,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能被多少人接受,可是不論接受與否,有想法總要先有人提出來。

正如那一句話,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可是,若大家都不做第一個走這條路的人,那怎麼來‘走的人多了’呢?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是謂大同!”

至此,《大道之行也》這一篇,在秦川看來,是為構築一個理想社會狀態的文章箴言,也終於被自己藉機抒發出來了。

而且秦川,還刻意沒有將這一篇文章箴言,寫在紙上。

山崖峭壁,正好可以承載一個……構築大同世界的願望。

此時的秦川腳踏文運蓮花,手持大夢春秋筆,一手指示著石壁上的文字,朗聲道:“如此,便是心之所向,是為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