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封一臉焦急的樣子,蘇毅這便開口道:“將軍不必憂慮,我必定會盡力幫助將軍,度過此道劫難。”

“此話當真?”劉封急切道。

“將軍放心,只要有我在,將軍必定會化險為夷,度過未來的難關,不過前提是,日後如若發生一些事情,將軍切莫不可隨意決斷,務必聽從我的建議,唯有如此,死局方可破。”蘇毅目視劉封,沉聲說道。

“封在此對天起誓,日後先生之言,定會句句聽之。”劉封神色一凜,毫不遲疑地說道。

“既如此,我也就放心了。”蘇毅微微一笑。

接下來的時間裡,二人暢談許久,直至天色將黑,劉封這才告辭離去。

望著劉封離開的背影,蘇毅心中暗自想道,如若劉封可以聽從於自己,那麼以後的一些事情,倒是方便了許多。

……

……

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

一眾文武來到江邊,送別即將要離開的魯肅、蘇毅與諸葛亮。

“劉皇叔,此番肅與懷恆、孔明前往江東,兩家定能結為盟友,以共圖大事。”魯肅向劉備行了一禮,一雙眼睛裡充滿了堅定。

“有子敬先生從中促成此事,備心中甚是歡喜。”劉備註視著眼前的三人,開口說道:“祝三位一路順風,備在江夏等候你們的好訊息。”

辭別劉備後,三人登上船,朝著目的地——柴桑郡而去。

一個時辰後。

船已行進在大江之中。

蘇毅立於船頭,回頭望去,江夏城的輪廓已然消失不見。

陣陣微風吹拂過面龐,蘇毅頓感神清氣爽。

望著眼前這波瀾壯闊的萬里長江,一副畫面開始在蘇毅的眼中呈現,那便是即將到來的那場空前絕後的南北大戰。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心神激盪之下,蘇毅嘴中不禁吟起了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懷恆,看起來你似乎心情不錯,有此雅興在這長江之上吟詩作賦。”船艙內,諸葛亮的聲音傳了出來。

“孔明說笑了。”

蘇毅載笑載言,隨即大步走到船艙內。

“方才風急浪大,我聽得不甚真切,不知懷恆所吟之詩賦,是何人所作?”魯肅望著蘇毅,笑著說道。

“我倒是聽清了一言半語,這詩賦聞所未聞,定是懷恆自己所寫。”諸葛亮插話道。

聽到這,蘇毅不禁摸了摸腦袋,心中暗道,此等古今絕唱的詩詞,自己哪有水平寫出來。

“長江汪洋浩瀚,江水洶湧奔瀉而來,如箭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見到如此壯麗景色,我這才有感而發,借詩詞以抒發心中感想。”蘇毅隨口說道。

“懷恆果真高雅之士也。”魯肅含笑道。

就在這時。

“報!”

一名士卒從船艙外跑了進來。

“發生何事?”魯肅扭頭問道。

“江面上有諸多竹筒飄過,不知是何物。”士卒快步上前,將竹筒放在桌案上。

蘇毅起身拿過竹筒,開啟後,不由為之一驚:“這是曹操的戰書。”

“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