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扭頭一看,正是步騭。

步騭是孫吳重臣,也是後期吳國的丞相之一。

“足下只知蘇秦、張儀為善辯之士,卻不知蘇秦、張儀亦真豪傑也。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國之功,絕非畏強凌弱,貪生怕死之徒。

倒是廳下有人,一聽說曹操擁兵百萬,不問真假虛實,便要其主向北而拜,如此之人,還敢嘲笑蘇秦、張儀?”諸葛亮語速飛快,不給步騭以喘息之機。

“蘇秦、張儀者,皆有匡扶宇宙之才,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蘇毅補充道。

步騭雖氣憤,卻不能對,只得默然無語,悻悻退下。

蘇毅看著江東群儒被駁斥的模樣,心中不由讚歎,諸葛軍師與我果然帥氣!

“不知二位以為曹操何許人也?”忽的,又有一人開口道。

只不過,他並沒有站起身,只是端坐在原地。

蘇毅抬眼看去,此人正是薛綜。

薛綜,字敬文,吳國大儒、名臣。

值得一提的是,薛綜的先祖,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曹操乃漢賊也,天下皆知!”諸葛亮迅速答道。

“此言差矣,漢傳世四百年,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剩下其一也暗懷歸心,劉使君不識天命,欲逆天而行,正如以卵擊石,安能不敗?”薛綜半帶輕笑道。

“薛敬文,竟敢言此不忠不孝之語!”蘇毅面色一變,當即喝道。

漢室縱然勢微,但依舊是正統,薛綜敢把這件事提到檯面上說,蘇毅必須懟他。

“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每每思之,毅頓感心膽俱裂,然而,更令人寒心的便是那等無君無父之人。”蘇毅大步走到薛綜面前,厲聲道:“人生於天地間,當以忠義為本,我等即為漢臣,就當與賊勢不兩立。公乃江東大儒,竟言小兒之語,請勿復言。”

聽罷,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諸葛亮一人已讓江東群臣焦頭爛額,現在又多了一個蘇毅,這讓江東群臣有些喘不上來氣。

原本打算上前責難一番的陸績、嚴畯、程德樞、張溫、駱統等人心生怯意,不敢與蘇毅、諸葛亮辯論。

偌大的廳堂中,足足有二十餘人,可此刻卻極其的安靜,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看到眼前這一幕,蘇毅頓感痛快。

先前剛進來時,江東群儒那一副牛氣沖天的樣子,著實令人很不爽。

見到主降派的一個個文臣吃蔫,魯肅心中不由開始暗自偷笑,平日裡這些群儒總是高高在上,今日遇到這種窘境,實在是難得一見。

忽的,一道濃厚的嗓音打破了場上的寧靜。

“諸位先生如此口舌相難,簡直是失了江東待客的禮數。”

緊接著,一個嚴肅剛毅、虎背熊腰的大漢走了出來。

他怒目圓睜,環視場上一眾江東文臣,喝道:“曹操大軍壓境,汝等不思退敵之策,卻在這裡為難遠道而來的客人。”

“懷恆,孔明,這位便是江東上將,黃蓋黃公覆。”魯肅開口介紹道。

“見過黃老將軍。”蘇毅與諸葛亮朝黃蓋拱手抱拳道。

黃蓋重重一抱拳:“二位先生有禮了。”

“孫將軍正在偏廳等候諸位,請隨我來。”黃蓋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隨即眾人提步,跟隨黃蓋前往偏廳。

走在路上,魯肅再次叮囑道:“切記,不可直言曹操兵多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