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相信,當一棟棟美觀大方的鐵皮房修建起來時,不論是尋常百姓,或是劉備、諸葛亮等人,都會感到非常驚歎。

想到這,蘇毅迅速調出系統。

找到活動板房的頁面,飛速瀏覽著上面的資訊。

蘇毅正在看的這款活動板房,建築材質主要是鍍鋅鋼管。

整體結構主要由二十多個不同的部件組成。

屋架。

屋面檁條。

圈樑。

角立柱。

中間立柱。

欄杆。

地梁。

樓面次梁。

平臺托架。

……

果然不出意料,看完這二十多個元件後,蘇毅發現,很多名詞自己根本不認識,也不知道具體的作用。

畢竟,對於建築行業,蘇毅算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門外漢。

不過,好在頁面上附帶著幾張詳細的圖解。

標明瞭每一個元件在整體板房中的位置,以及它們的相應作用。

看著系統頁面上顯示的這幾張圖紙,蘇毅在想, 如果按圖索驥,照著圖紙一步步來,應該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把活動板房拼湊出來。

由於蘇毅不懂建築,看著圖紙也只能想到搭積木的過程。

就在琢磨這幾張圖紙的時候,他的眼睛忽然一亮,猛地一拍腦袋,喃喃自語道:

“中華文明建築史早在上古時期就已萌發,從春秋戰國的創立時期,直至秦漢,已來到成熟時期,也就是說,尋找到一些優秀的工匠、建築工人、建築師並不是一件難事。”

雖然蘇毅對建房子一竅不通,可這個時代卻有許多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活動板房的元件無比齊全,再加上有圖紙的存在,蘇毅相信,他只要宏觀把控,從旁引領,那些工匠、建築師一定能將房子修建出來。

我們的先輩,連榫卯結構這麼複雜的建築原理都能發現並且實現,區區活動板房,難度根本不能與之相比。

對於一些現代理念,這個時期的工匠、建築師雖然不懂,但蘇毅覺得,只要自己加以解釋說明,他們必然一點就通。

此刻,蘇毅的腦海中,閃現過一個個中華民族沉澱積累下來的文明碩果。

秦長城、咸陽宮、驪山陵、阿房宮、未央宮。

先輩們創造出如此輝煌的建築群,現在,區區一個活動板房,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蘇毅十分堅信,活動板房一定能迅速搭建出來。

確定要修建這種房子後,蘇毅便把目光放在價格一欄。

建築材料按照面積收費。

每平方米30元。

每一棟屋子寬3米,長6米,高2.7米。

換算下來就是每間房子面積18平方米,售價540元。

價錢算是相當便宜。

當然,也有更貴的。

如果採用高質量的鋼材,價格會上升到大幾十,或是一百多元每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