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第2/3頁)
章節報錯
蘇毅勉強露出一個笑臉,拿出寫好的《木蘭詩》,放在桌案上,道:“諸位再看看這首,這一篇稍長些。”
劉備、諸葛亮、徐庶三人圍過來,盯著桌案上的《木蘭詩》。
“你們能讀懂否?”蘇毅再次問道。
詠鵝僅僅十八個字,而木蘭詩字數這麼多,這次說不定他們讀不懂。
蘇毅心中祈禱著,千萬不要順利地讀下來。
“我來試著念一遍。”
諸葛亮輕搖羽扇,一副全神貫注的模樣。
他開口說話的速度並不快,可一字一句卻異常清晰,未曾有過半分卡頓:“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安能辨我是雄雌?”
語畢,堂內變得安靜下來。
蘇毅心中微微一沉,果不其然,在這個年代,是有人能夠讀懂簡體漢字的。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道盡戰事頻繁,歲月漫長,寫得當真妙極!”諸葛亮眼睛一亮,撫掌嘆道。
“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子,代父從軍,擊敗入侵的敵人,卻不肯接受封賞,只願回鄉守在爹孃身邊,當真忠孝節義,堪稱巾幗英雄。”徐庶專注於木蘭詩的故事情節,不由大為動容。
“好,好,好!”劉備面帶笑意,連連稱讚。
蘇毅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看來,先前自己真是有些大意了。
小看古人的智慧與本領,實在是不應該。
認為古人不能讀懂簡體字,這一判斷是錯誤的。
蘇毅不禁非常擔憂,若是三國志與後漢書這兩本書被他人所得,恐會生出事端。
像諸葛亮這般能人,東漢大地上還有許多。
讀懂這兩本史書,並不算太難。
就算不能完全讀懂,只要明白個大概,那也著實不妙。
這一瞬間,蘇毅頓時感覺,未來變得虛無縹緲起來。
看到蘇毅默然不語,有些悶悶不樂,劉備開口問道:“懷恆,你這是怎麼了?難道心中有所憂慮?不妨說出來聽聽。”
諸葛亮與徐庶也把目光投到蘇毅身上。
見眾人如此,蘇毅緩過神來,沉聲道:“對未來的局勢,我有些擔憂。”
“曹操兵威正盛,確實難以應對。”劉備微嘆了一口氣,語氣沉重:“如今,荊州江北三郡二十八縣已落入曹操之手,若是江南的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四郡再淪陷,我等當真危矣。”
諸葛亮上前一步,略一沉吟,快速說道:
“主公勿憂,探馬回報,襄陽、江陵、宛城、當陽等地都發生不同程度的暴亂,曹操當務之急是要整頓後方,站穩腳跟,荊州江南四郡暫時不會姓曹,況且,我軍與劉琦公子尚屯兵於此,曹操也不敢急於派兵進攻。”
蘇毅抬眼望著諸葛亮,他知道,這是諸葛亮為了寬慰劉備,才把情況說得如此樂觀。
“孔明,待曹操水軍改編完畢,那時,荊州江北三郡也已安穩,曹操便再沒有後顧之憂,定會立即兵分兩路,從漢水與長江進軍,對我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徐庶面帶些許憂色,沉聲說道。
這一次的形勢要比在新野的時候危急許多。
那時曹操舉兵來攻,後面還有荊州作為緩衝,還可以向南撤離。
可現在,已是幾乎無路可退。
“蒼梧太守吳巨是我的好友,如若形勢危急,我等可前往投之。”劉備連聲說道。
“主公,不可再退!蒼梧地小兵微,豈能容人?”蘇毅雙眸微抬,顯得微微失神的樣子,他輕微甩了甩頭,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