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蘇毅眼睛一亮,諸葛亮與自己的想法一致。

就是不知道,劉備會不會接受奪取荊州這一建議?

“兩位先生,備什麼都可以聽從,唯有此事,萬萬不可行。一來,劉景升是我皇兄,二來,我深受劉景升之恩,豈能在危難之時,奪取他的基業。”

劉備搖著頭,聲音裡充滿著堅定。

“荊襄九郡之地,我軍若不取,曹操就會取!”蘇毅上前一步,聲音凝重。

“荊州關乎主公盛衰乃至存亡,請主公三思。”諸葛亮亦是諫言道。

劉備揹著手踱了幾步,輕嘆一口氣:

“懷恆,孔明,我知你二人是為了我好,但我一生以仁義為本,若奪取劉景升的基業,那我與曹操還有什麼區別?如此不義之舉,我是寧死不為的。”

聽到劉備這麼說,蘇毅也就沉默下來。

其實說來也是,劉備一生堅守仁義之心,趁著劉表病重而奪取荊州,心裡那關就一定過不去。

“真乃仁慈之主也。”諸葛亮忍不住開口讚道。

就在此時,傳令兵匆匆跑了進來。

“報!荊州來使求見。”

“快召進來。”劉備連忙說道。

少頃。

一名使者跪倒在地,他的神色悲痛,聲音帶著哭腔:“劉皇叔,我家主公今早起就吐血不止,時而清醒,時而昏迷,主公請你去一趟,他想見你!”

“好,我馬上就去。”劉備神色大驚,快速說道。

諸葛亮看向使者,開口說道:“你先下去稍等片刻,容我主公更衣,再隨你通往荊州。”

“諾!”

待使者離開後。

諸葛亮走到劉備身前,低聲道:“我料定,劉表可能會臨終託孤,如果他要將荊州託付於主公,請主公不可推辭,務必接下。”

“不可!”劉備拒絕道。

“劉表如果死了,主公為何還不取荊州?”

“劉表即便身死,可他的兒子劉琦還在,子承父業,劉琦當為荊州之主。”劉備再次拒絕。

聽到這,蘇毅不禁想道,之前劉琦的一聲聲叔父可算是沒有白叫。

起碼在劉備心中,是將劉琦認定為荊州未來的接班人。

只可惜世事風雲變化,劉琦最終也沒能成為下一任荊州之主。

其實在蘇毅心中,對劉琦的印象還是蠻不錯的。

原因無他,那一聲先生叫的,當真懇切。

一旁,諸葛亮見劉備執意堅持,也就不再出言相諫。

“主公,此去荊州恐有危險,不如令趙雲引五百甲士隨行,時刻不離左右。”蘇毅沉吟片刻,隨即開口說道。

“如此甚好!”劉備點點頭,應道。

“毅願同往。”

“懷恆,你方才說會有危險,怎還要前去?”

“如若發生意外狀況,我也好隨時為主公出謀劃策。”蘇毅不假思索地答道。

“既然如此,我等一同前往。”

其實,蘇毅這麼做,是想再看劉表最後一眼。

無論怎麼說,劉表當年也是一代梟雄。

歲月無情,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分,心中還想著他的賢弟劉玄德,這份情誼倒也令人頗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