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戰事又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
北方。
許都。
一道威嚴的聲音正響徹大殿。
“今孫權已殺黃祖、奪夏口,大軍屯於柴桑,必有侵吞荊襄之意。而劉表體弱多病,其子又懦弱無能,劉備見時機到來,豈能不乘虛而入,謀取荊州之地?”
說話之人不怒自威,正是曹操。
大殿內,文武熙熙攘攘,皆肅然站立。
“丞相所言極是,劉備雖居新野彈丸之地,卻整日招兵買馬、演練士卒,足見其欲圖霸業之野心,若待其羽翼豐滿,必成後患,我等當舉大軍即刻攻之。”
一名武將大步而出,雙手抱拳朝曹操進言道。
此將身高八尺,威風凜凜,左眼蒙著一條黑布。
正是獨眼將軍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縣人,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
他年少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隨曹操起兵後,勇猛善戰,剛烈強悍,多次鎮守後方,深得曹操信賴。
“元讓所言極是,攻劉一事當早圖之。”曹操點點頭。
“丞相,劉備又拜一軍師,名叫諸葛亮,我等不可輕敵。”荀彧走上前來,拱手諫言。
曹操眉頭微皺,環視眾謀士,問道:“此何許人也?”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琅琊陽都人,年紀約摸二十六七歲。”程昱答道。
夏侯惇大笑一聲,輕蔑道:“又拜一小兒為軍師,劉備手下當真無人。”
“將軍不可大意,劉備已有蘇毅、徐庶此等大才輔佐,今更兼諸葛亮為軍師,不可小覷。”荀彧面色肅然,徐徐說道。
“文若先生此言差矣,我視蘇毅、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懼哉,若我出馬必當生擒二人。”夏侯惇傲然道。
聽到夏侯惇如此自信,曹操欣然而有喜色,“好!軍中無戲言!”
“丞相,劉備鼠輩耳,我必擒之,將其縛來許都,獻與丞相。”夏侯淳重重地一抱拳,沉聲說道。
“令,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統兵十萬,直取新野。”
“領命!”
……
……
七日後。
新野。
“報——”
哨探匆匆闖進大堂。
“何事?”劉備問道。
“夏侯惇引兵十萬,殺奔新野來了,約摸兩日便會抵達。”
劉備騰的一下站起來,喃喃自語道:“十萬大軍!”
聽到這個訊息,蘇毅的心裡非常淡定,因為他知道,這一仗諸葛亮將會贏得非常漂亮。
蘇毅現在憂慮的是,不久之後曹操親率大軍南征,劉表逝世,其子劉琮攜整個荊州投降曹操。
到時候僅憑新野這一彈丸之地,根本無法抵擋數十萬大軍的進攻。
“主公無須憂慮,今番有孔明在,必教那夏侯惇有來無回。”徐庶看向劉備,笑著說道。
“當真?那可是十萬大軍!”劉備詫異道。
“我願擔保,如果是孔明指揮軍隊迎戰夏侯惇,此戰不僅必勝,還會是大勝。”蘇毅微微一笑,篤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