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遙望著臥龍岡上的草蘆,心中嘆道,終於就要見到諸葛亮了。

頃刻,臥龍莊前。

“砰砰砰!”

劉備輕輕釦響柴門。

“劉將軍,我家先生回來了。”小童推開門,率先開口。

“有勞仙童轉報,就說劉備專程前來拜訪。”劉備行了一禮,溫和地說道。

“先生昨天半夜才回來,現在正在草堂上酣睡未醒。”小童答道。

聽到這,張飛立馬上前一步,開口道:“小子,趕快進去把你們家主子叫醒出來迎客。”

“三弟休得無禮!”

劉備瞪了一眼張飛,隨後同小童說道:“既然如此暫且不要通報,我就在外面等候。”

“那可不成,將軍還是進來吧,否則先生會怪我失禮的。”小童說道。

“二弟、三弟,你二人在此等候,我與懷恆一同進去拜會孔明先生。”劉備扭頭看向關羽、張飛,吩咐道。

關羽和張飛相視一看,臉上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

“懷恆,我們走。”劉備朝蘇毅說道。

蘇毅點點頭,與劉備徐步而入。

片刻,二人來到草堂門口。

草堂內。

一個身披鶴氅的青年仰臥於草蓆之上,正在酣然大睡。

此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容貌甚偉,器宇軒昂,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蘇毅停下腳步,注視著正在睡夢中的諸葛亮,心中不禁有所感慨。

諸葛武侯,智聖之道也。

在後世,有很多人敬仰他、崇拜他,也有很多人質疑他、詆譭他。

為什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卻還是難免謠諑不斷?

大抵是這樣的,自古以來,但凡是偉大的人物,都是“謗滿天下,譽滿天下”。

只有平庸的人,才會既沒有讚譽,也沒有詆譭。

此外,還有關鍵的一點。

後世商業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稍許不良風氣。

譬如權力至上、權謀算計。

人與人之間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互相坑害,這些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惡劣的生存環境、職場環境,會催生出一個人陰暗的內心。

當一個人身邊都是一些爾虞我詐之徒、偽君子、勢利小人,那麼這個人往往很難相信,世上還會存在高尚的人。

陰謀史觀也就自然而然被這些人所信服。

又譬如網路上,陰謀論橫行。

出現種種詆譭先賢,顛倒黑白的言論。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盲目跟風,為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將仁義說成虛偽,把殘暴當做聖賢。

對先賢的批判,看似只是僅僅針對一個歷史人物。

可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代代相傳,對先賢的詆譭,無疑是對中華文明數千年來所積累沉澱的道德文化的詆譭!

至少對蘇毅來說,他更願意相信美好,也更願意選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