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目視著司馬徽的身影,面色皆帶驚訝。

蘇毅微微一愣,下一瞬間,他明白了司馬徽為何仰天大笑。

首先,司馬徽是一個在野的隱士,他不願意過問世事。

但是,他又作為荊州士人圈子的一員,時刻關注著天下大事。

就個人情感上來說,司馬徽是比較同情劉備的,也就是說,他是有心想要幫助劉備的。

諸葛亮曾經說過,曹操、袁紹、公孫瓚、劉表之流,不配作他的主公,而劉備,則是他命中註定的賢主。

劉備缺乏出類拔萃的治世文臣,時時刻刻求賢若渴,所以劉備對諸葛亮是勢在必得。

再加上兩人脾氣相投,理念一致,當然會一拍即合。

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也不在乎劉備兵微將寡,勢力衰微,沒有一處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相反,這正好能讓諸葛亮大展身手。

如此,劉備遇賢臣,諸葛亮遇明主,司馬徽當然為二人感到開心,還得是開心地仰天大笑。

此外,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司馬徽這句話說得的確非常有道理。

結合此時的社會狀況來看,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天下大半淨收囊中。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時的大漢氣數已盡,諸葛亮出山意圖幫助劉備匡扶漢室,已經是屬於逆天而行。

另外諸葛亮出山時,孫權已雄踞江東,勢力穩固,如此一來,北面、東面兩個方向已經不可取。

唯有向西,奪得益州,才有一絲機會。

所以,固然諸葛亮十分厲害,能夠強行讓劉備佔據川蜀,奪得三分之一的天下。

可對一統天下,卻也是迴天乏力。

這就是所謂天命,不得天時,天命難違。

不過蘇毅聽到這話,卻忍不住追上司馬徽,下意識地開口說道:“水鏡先生此言差矣。”

“哦?”司馬徽停止前進,饒有興致地問道:“懷恆小友,何出此言。”

蘇毅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切!

他要讓這一切遺憾與悲劇,不能被再次重演。

即便蘇毅只是一個小人物。

即便他有時候想划水摸魚,搞錢享樂。

但是,最關鍵的是。

蘇毅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是有一份熾熱的情感在身上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落得個秋風五丈原的悲劇收場。

這一世,蘇毅既然來了,就一定要扭轉乾坤!

心念至此,蘇毅的眼睛變得清明起來,他神色堅定,慨然道:“臥龍雖不得其時,然則,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萬事皆在人為,人若有心,定可勝天。”

“好一個人若有心,定可勝天,妙哉,妙哉。”司馬徽大笑一聲,思索片刻,而後徐徐說道:“也許,老朽也有說錯話的時候。”

話落,司馬徽再次仰天長笑,趕至牛緩緩離開。

“懷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備受教了。”劉備看著蘇毅,沉聲說道。

“主公謬讚了。”蘇毅搖了搖頭,笑道。

“說話文縐縐的,聽也聽不懂,不如快快趕路。”張飛粗聲粗氣地喊了一聲。

蘇毅頓時大笑,“翼德說的極對,快快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