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扇起源於虞舜時期,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

這可是有史可據的,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七中寫道:扇,羽扇最古。

這也證明了扇子大家族中,羽扇是最早出現的。

最初的羽毛扇都是用禽羽製作,有門戶之家才有權擁有。

在虞舜時期,羽毛扇不僅僅可以用來障蔽日光,更是一種權威的象徵與標誌。

古代皇帝則用雉羽製作長柄羽扇,作為出行儀仗,以顯示王者的高貴權威,後歷朝沿襲不衰。

除此之外,羽毛扇所扇出的徐徐微風,對年老體弱者、孕婦、產後母子都有好處。

這一點在《唐書》中有所記載:其扇風緩而涼,病弱者用之,亦不傷風感冒,孕婦尤為適宜。

作為中華傳統工藝品,羽毛掃獨具有民族風格特色。

至於諸葛亮手中的羽扇,其意義又非同尋常,已經成為一個智慧和謀略的象徵。

相傳,諸葛亮年幼的時候,有一次在放牛的途中,結識了一位白鬍子老頭。

二人年齡雖然相差極大,可是不知怎的,就莫名成為了好朋友。

之後,幼年諸葛亮與這個白鬍子老頭經常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不過諸葛亮即便那時年幼,也非常心細,他發現這個白鬍子老頭行蹤很是神秘。

這就引起了幼年諸葛亮的好奇,一天,他偷偷將白石灰放入老頭的竹柺杖裡。

當老頭走後,他順著白石灰印一路尋找,最終來到一棵大樹下。

諸葛亮驚奇地發現,白鬍子老頭居然是一隻金鳥變的。

當時,金鳥正在樹上打盹,諸葛亮就在樹下一隻守著。

忽然金鳥打了一個哈欠,從嘴裡掉出一顆珠子,正好落入諸葛亮口中。

只聽“撲通”一聲,珠子一下就被諸葛亮吞嚥進肚子裡。

這個時候,金鳥也驚醒了。

它跟諸葛亮說了實話,白鬍子老頭是它幻化而成,它的本體是一隻修煉了三千年的金鳥,三千年來全靠這顆珠子活命,如果沒有珠子,它也就活不長了。

珠子已經被諸葛亮吞下,沒有辦法取出,金鳥索性就成全了它的這位好朋友——諸葛亮。

金鳥說:八月十五這天來這裡找到我的屍體,拔下我的羽毛,編成扇子,日後有何難事,搖搖扇子就有辦法了。

後來,諸葛亮拿著金鳥羽毛製成的扇子,破解天下無數難事,成為智慧的象徵。

當然,這個故事僅僅只是一個傳說。

不過諸葛亮喜愛羽扇,這一點倒是真的。

蘇毅覺得,他挑選的這個禮物,算是相當完美。

以後說出去多有面子,諸葛武侯用著自己送給他的羽扇,想到這,蘇毅忍不住笑出了聲。

“懷恆,你在笑什麼?”

突然,門外傳來一個聲音。

蘇毅把門推開,原來是劉備來了。

“主公,這麼晚了怎麼還沒有休息?”蘇毅忙岔開話題,問道。

“我打算明日去臥龍崗拜訪孔明先生,你可與我一同前去。”劉備嘴角露出一絲笑容,開口說道。

今天剛知道諸葛亮的位置,明天就要動身前往,劉備果然按捺不住了。

不過,蘇毅知道明天去了也是白去,諸葛亮不在家,還在外面遠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