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樊城。

北城門。

旌旗招展,鼓聲震天。

一支三萬人的大軍正在緩緩進城。

為首有四名大將。

正是曹仁、李典、呂曠、呂翔。

“曹將軍,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蓄糧草,意欲爭鋒天下,不可不早圖之。

我兄弟二人,自歸降丞相以來,尚未建立寸功,卻受丞相大恩,心中實在不安。

故特向將軍請命,願領精兵五千作為先鋒,直搗新野,取劉備首級,以謝丞相。”

呂曠目視曹仁,面帶三分急切,抱拳說道。

一旁的呂翔亦是拱手抱拳,目視曹仁。

呂曠、呂翔二人原為冀州牧袁紹手下將領。

呂曠年齡稍長,是為呂翔之兄。

袁紹逝世後,二人追隨袁紹的第三子袁尚,為其守東平。

當時,袁譚、袁尚兄弟不和,二人交兵互相攻伐。

兩軍對壘,袁譚部將岑璧出來罵陣,呂曠迎戰,數回合內斬岑璧於馬下。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中能數合之內斬將者不多。

故而有人評價道:呂曠陣前數合斬將,真猛將也,有華雄汜水關前之風。

後來,呂曠、呂翔投降袁譚,接受其將軍印綬。

不久之後,二人轉手把將軍印綬獻給曹操,歸順曹氏,雙雙被封為列侯。

聽到呂氏二將主動請纓,曹仁不禁大喜,說道:“好!就令二位將軍,率精兵日夜兼程趕赴新野,先破劉備,再占城池。”

“領命!”二將應道。

這時,旁邊的李典微微皺眉,他看向曹仁,心中不由想起臨行前,曹操的千叮嚀萬囑咐。

“曹將軍,丞相攻擊新野的命令還未下達,怎可如此?”李典勸道。

“戰機稍縱即逝,不可延誤,呂曠,呂翔,你二人即刻領兵出發。”曹仁喝道。

呂曠,呂翔抱拳領命。

當即調轉馬頭,前往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