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劉備的第一位軍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三國的諸多軍師裡,徐庶算是能文能武的典範。
他出身寒門,年少時立下誓言,立志要做一個扶危濟困、懲奸除惡的俠客。
因此,他拜師學藝,練得一身好武藝。
待學有所成,徐庶開始遊歷四方,四處行俠仗義,久而久之,就有了一個“少年俠士”的美稱。
早年間,徐庶的一個朋友被當地豪強所害,落得家破人亡。
平頭百姓無權無勢,告官沒有任何作用。
徐庶心懷俠義,當即闖入惡霸家中,一劍將其刺死。
不料被官差所擒,儘管百般拷問,但徐庶依舊一言不發。
官差把他綁在柱子上押入囚車遊街示眾,並讓百姓前來指認。
徐庶一向嫉惡如仇,急公好義,早已是遠近聞名。
百姓心中不忍,竟無一人前來指認。
後來,徐庶逃脫,從此大徹大悟。
舞刀弄槍並不能解決問題,心中的智慧與謀略,才是濟世安民的良方。
自此,徐庶棄武從文。
其實,徐庶的本名叫做徐福,後來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才改名為徐庶。
“庶”既有平民、百姓之意,又有眾多的意思,他為自己起這個名字,一來寓意出身,二來藉此嘆懷。
在遇到劉備之前,徐庶可以說是書劍兩無成。
來到荊州以後,一開始徐庶先打算投靠劉表。
但他一眼就看出,劉表並非明主。
直到今天,遇到劉備!
一炷香的時間過後,蘇毅與劉備、徐庶返回縣衙。
劉備正欲命人將的盧馬牽入後園。
徐庶突然走上前來,目光注視著的盧馬,問道:“這便是的盧馬?”
“正是。”
“此馬雖是千里馬,騎則妨主,使君不可乘也。”徐庶來回踱著步,略微沉吟,隨即開口說道:
聽到此話,蘇毅心頭一動,果然不愧是大名鼎鼎的徐庶,上來就以的盧馬妨主一事試探劉備。
劉備大笑一聲,興致盎然道:“吾乘此馬越過檀溪,得以逃出大難,怎會有妨主一說。”
躍馬檀溪,蘇毅親眼所見,至今想來仍然覺得不可思議。
想到這,蘇毅心頭有些微微發熱,他也想要一匹千里良駒。
在古時,擁有一匹寶馬,無疑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如果深陷危機之中,一匹好馬極有可能會幫助他的主人脫離險境。
只是,這個時候的名馬現下都已有了主人。
赤兔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渡水登山,如履平地,但他現在是關羽的坐騎。
蘇毅總不能和關羽去搶馬。
的盧馬是劉備的坐騎。
玉蘭白龍駒是趙雲的坐騎。
絕影和爪黃飛電則是曹操的坐騎。
罷了,坐騎一事以後再提。
蘇毅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劉備和徐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