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省、樞密省的核心重臣,一起商議大夏隨後的策略。

在商議之前,王景先提起了宣城的後續處置事宜。

步騭說道:“稟陛下,這些可以按照前例,先設行省、府縣,然後分派大軍掃蕩全境,然後派遣官吏治理即可。”

“所謂的地方土豪、亂兵、山賊,在我朝大軍面前,不過瓦礫而已!”

沈翼、蘇威、汪廣洋等人也點頭稱是。

就如步騭所言,以大夏王朝現在的實力,這些事情根本不是事。隨便派出一支兵馬就能碾壓。

王景說道:“朕頭痛的不是這點,而是設立行省之後,該讓何人擔任行省主官,各地的知府、知縣以及村鎮的官吏,又該如何補充?”

“拿下金陵周邊之後,周邊的城池村鎮,就已經安置了不少官吏。”

“從揚州抽調的人才,填充到宣城等地,只能說勉強……”

“而我軍還在不斷的攻城掠地,收編城池軍隊,若是沒有足夠的可靠人才梳理官治,我朝的根基就穩定不了!”

聽到這些話,眾人才明白王景的意思。

陛下這是想要再抽調一批官吏,要是沒有足夠的官吏,那就暫緩攻勢……

夏軍能不斷擴張,有今天這樣的實力,根本原因是什麼?

還不是因為堪比秦漢時期的動員能力。

王景只要一聲令下十抽一也能抽調出七八百萬的大軍。而明軍和宋軍,想要擴軍難度比大夏大了好幾倍。

皇權下鄉,以及動員能力,就是王景一直堅持的根本。

若是做不到這點,大夏的根基就會動搖。

到時候對地方的掌控力下降,那大夏和其他王朝還有什麼區別?又如何保持強橫龐大,碾壓一切的雄渾實力?

步騭、高熲和張居正聽明白了王景的意思,神色微微變化。

而沈翼、汪廣洋的反應慢了不少。只以為王景說的是官吏不足。當然他們想的也沒有錯,只有對大夏忠心的官吏夠多,王景所堅持的根本就不會動搖。

“如今我軍拿下金陵,又擊敗明軍,有一統江南之勢,不如以此為由,再開恩科,只要是我軍控制的疆土,讀書人都可來考!”

“尤其是金陵和宣城的讀書人,只要恩科一開,士子必然歸心。民間的紛亂至少能減大半!考出來的舉人進士,也能補充官吏的缺口。”

張居正出言說道。

“張先生說的不錯,官吏不足,可以再開恩科!”

沈翼立即贊同。

然後補充道:“還有陛下之前提起的傷殘士卒的安排,可以把這些兵卒進行選拔,也安排到金陵、宣城等地。”

“嗯,這些都是好辦法,恩科的事情,你來主持,禮部尚書一旁輔助,等宣城等地粗略平定之後就立刻去辦!”

“對了,當初侵吞金陵周邊土地,城內府邸田舍的降臣,可以開始梳理了,不過不要株連,只要懲治為首之人即可!畢竟他們多少有些功勞!”

王景說道,想到了進入金陵時的事情,順手把這件事交給張居正。

相信他能把這件事解決的很好。

高熲微微感嘆,說道:“如陛下所言,只有把攻佔的疆土消化,才能維持我軍的根基,既然如此,那給韋睿和江東行營,就不能南下太快了!”

“還請陛下傳令,讓兩支兵馬維持和宋軍對峙的情況即可,不必急著攻陷嘉興和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