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曹魏、李唐使者 (4K)(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漢王朝和夏軍交戰,折損了包括馬武在內的幾個大將,但未來天下形勢發生變化,東漢和大夏還有聯手結盟的可能。
而東漢和曹魏,儘管到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的廝殺,但雙方所有人心中都有預感,雙方必有一戰,還是你死我活的連番大戰,不可能結盟,就算結盟雙方也不會有人真的相信。
……
東漢王朝的反應,王景沒有去關注,在兩軍大戰結束後,他在江陵一直坐鎮了一個多月。
襄陽的漢軍收縮防線,沒有像以前那樣派遣水師戰船和夏軍水師不斷的小規模交鋒。
馮異還派使者來江陵拜見王景,願意付出一些財物換取被俘虜的將校、兵卒。
王景和高熲、劉伯溫等人商議一番,最終答應了交換。
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也在交換俘虜之後迅速的下降,漢軍顯然接受了現實,短時間內沒有覬覦江陵的打算。
這個結果,讓本以為漢軍和夏軍會在荊楚之地長時間對峙的王景有些奇怪。
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對方的反應,對大夏也有利。
既然雙方不開戰,那麼讓呂布、宇文成都在江陵、夷陵坐鎮一段時間,就能把這兩個無敵勐將召回金陵了。
長江浩蕩的水面上,上千艘戰船覆蓋,一眼望去,從頭到尾看不到邊。
五牙大艦上。
王景和高熲、劉伯溫等人神色悠然的觀景敘話。
一直在王景身邊擔任秘文監主事的張居正,這次被外放主持江陵的內政事宜。
“夷陵、江陵、巴陵、江夏……還有九江、江西等地,這些地方若是設定行省,我朝的行省數量便會超過三十……即便如此,還有大片土地沒有納入我朝治下,未來還要繼續設定行省!”
“行省數量多了,其下的府縣只會更多!這麼多的府衙縣城,要填充官吏……太困難了!還有行省太多,不利於中樞治理!”
“臣以為,在行省之上應當再設“道”一級的衙門!”
在路過江夏的時候,王景和他們談論起荊楚等地的治理情況,高熲發自內心的提出建議。
高熲在大夏王朝擔任的官職是樞密使,專管軍務。
不過他還是大夏的伯爵……等回到金陵論功行賞,他的爵位提到侯爵不成問題,身為和王朝休慼與共的勳貴,在和皇帝閒聊的時候,說幾句政務提點意見不算出格。
高熲文武兼備,有丞相之才。提出來的建議,王景很是重視。
“在行省之上,再設衙門?”
王景眉頭微動,微微沉吟。
在後世之中,大明的基本盤是兩京十三省,滿清的是二十二行省,其後行省的數量有所增多,但疆土反而縮水了一些。
神州世界,土地廣闊,大夏王朝眼下能直接統轄的土地,就能分出二十幾個行省,這還沒算上江西、ah的大片疆土……嶺南、泉州等地未來也是大夏的目標。
如高熲所言,再設立行省的話,太多了。
只是在行省之上再設一個衙門,讓習慣了行省府縣三級體系的王景有些不習慣而已。
“不錯,如金陵、鎮江、江都行省,可以設立京畿道!臨安、紹寧、金臺行省,可設江南道……當然,臣只是提一個建議請陛下考慮。”
“成不成,還需要陛下和幾位大學士認真考量!”
高熲拱手說道。
“朕會認真考慮的!”
王景緩緩的點頭,說道。
身為君主,金口玉言,說話不能夠太直接,不過和高熲、劉伯溫他們說話,王景該表態的時候,沒有一點含湖。
船隊到了安慶。
長江水道中除了大夏的水師戰船之外,多了許多的商船。
不少商船都是由大夏工部造船廠建造的船隻,除了皇室內務府的船隊外,還發賣了不少給民間商人。
九江還不明顯。安慶剛從行營改為行省不久,金陵和江南的眾多商隊、商號便嗅覺靈敏的組建船隊奔來,帶來了大量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