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江陵……”

高熲、劉伯溫等人愣了一下,沒想到王景會在這時候生出這樣的想法。

不過他們轉念一想,王景的想法並不是異想天開。

在所有人都以為夏軍即將北上和曹魏爭奪青齊之地的時候,夏軍精銳突然對江陵發起進攻,的確有很大的成功機率。

唯一有麻煩的,是夏軍精銳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瞞過所有人的視線越過數萬里長江,突襲到桓溫的境內。

“這的確是一個機會,臣贊同陛下的話,不過突襲江陵的人選,必須智勇兼備才行!”

高熲說道。

反正以夏軍的實力,就算突襲的過程中被東漢、桓溫發現也無所謂,江陵是大夏的戰略目標,必須奪取。

在夏軍出動全力的情況下,東漢的人馬無法過江,單憑桓溫根本不是夏軍的對手。

這便是夏軍的底氣。

奇謀被發現,那就直接轉化成陽謀。

王景想了一下,目光落在謝玄身上,說道:“謝將軍智勇兼備,上次突襲高淳,為我朝立下大功,不知將軍可敢接下此任?”

謝玄沒有猶豫,直接上前說道:“陛下但有所命,末將莫敢不從。”

“好,朕抽調北府軍、白耳精兵、再調高順所部的陷陣營,一共五萬精銳充當先鋒,傅友德,統帥三十萬戰兵趕赴江夏,和賀若弼所部匯合!”

“傅友德和賀若弼為你的後援!”

王景親自調兵遣將。

被他點到的傅友德也站出來,恭敬的聽命。

除了傅友德這個大將之外,剛投奔大夏的韓擒虎,也被編入了北府軍當中,暫時充當些謝玄的副手。

還有方臘所部的方傑、鄧元覺……包括楊再興、孟拱,還有陳玉成、石達開這些將校,都被編入了軍中。

但凡是投奔大夏不久的將校,有一個算一個,都必須隨軍出征。

一方面,這是給他們立功勞融入夏軍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王景要看看他們的態度。

別人說要投奔,王景可以答應接納,但投奔之後,對方肯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價值。

不然的話,光是名聲大有什麼用。

殿內眾多文武都在聽著王景的命令,沒有人有意見。

即便是沉翼、汪廣洋這些人也沒有異議,雖說他們心中覺得,眼下大夏能不動兵就不動兵,把全部精力放在內政上面比較好。

但他們也明白,大夏能有今天的實力,依靠的便是橫掃天下所向無敵的精銳戰兵。

自大夏崛起以來,幾乎每年大夏都在對外用兵。

不用兵不行!因為大夏發展的慢了,其他王朝勢力就會超過大夏。

眼下的神州世界是大爭之世,只想著和平發展,是沒有崛起希望的。

大夏王朝,王景的威望是空前的。

平時他把權柄分給了三省六部和各司的官吏,不過王景一旦做出了什麼決定,整個王朝沒有任何人敢反對。

他一聲令下,能讓整個大夏王朝為之震動,命令從中樞到地方,所到之處,無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