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平原,是杭嘉湖平原的核心之地,這裡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若是把土地開發出來,光是一地所出產的糧食,就能供應兩三個行省。

這裡原來被趙宋佔據,但佔領的時間不長,就遇到了和夏軍的戰事。

連綿的戰火,讓這

裡的土地一直沒有得到開發。

直到大半年之前,湖州被大夏拿下之後,王景便下令在杭嘉湖設定臨安行營進行軍管,行營總管韋睿除了管理軍務之外,還要監督軍屯。

進行軍屯的人除了一部分衛所兵之外,主體便是上次大戰被俘虜的趙宋兵卒,以及臨安城內不服從大夏管理,違反管制條令的人。

臨安原本還有不少對趙宋心懷眷戀的讀書人、百姓,但經過軍管梳理之後,這些人都被扔到湖州屯田,頓時讓臨安徹底安定。

太湖水域,清風吹動,水浪翻滾。

王景站在最前面的艦船甲板,已經看到了極遠處湖州的城牆,以及城外那一望無際的田地……

「韋睿做的不錯!「

王景忍不住的讚歎。

這一望無際被開墾出來的田地,在他眼中便是能源源不斷出產大量糧食的根基,尤其是這次攻滅南宋,湖州、嘉興等地出產的糧食,就能充當軍糧。

無論是源世界還是神州世界,大戰一起,糧草和糧道就變得十分重要。

夏軍的糧草,需要從江北存糧比較多的行省數千裡轉運而來,舟船的速度再快,也需要時間。而運輸的過程需要損耗不少。

湖州屯田出來的糧食,可以就近充當軍糧,可以減少大量的消耗。

唐宋以前的王朝,文官可以帶兵,武將也能理政,所謂出將入相,便是如此,尤其是像韋睿這樣的儒將,不僅僅能統帥大軍,來到地方上當太守也能做的非常不錯。

他或許沒有執掌一個王朝內政的宰相之才,但地方上的政務,不需要頂尖的內政能力!按照王景的標準,韋睿的內政至少有八十點。

這樣的內政能力,再加上治軍之能。

讓湖州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似乎也不足為奇。

在靠近湖州的渡口,一隊兵馬早在渡口迎接,其中韋睿親自前來迎接,身邊還跟著潘璋、徐盛兩個武將。

「臣韋睿拜見陛下!」

在王景下船之後,韋睿立刻上前拜見。

自從上次讓韋睿統帥大軍和宋軍作戰後,王景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和他見面,多日不見,韋睿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眼神和氣質越發的安寧深邃。

身上沒有武將特有的煞氣,更像是治理地方的文臣。

「不必多禮!」

王景面上帶著笑意,親自把他扶起來,然後抓著對方的手臂一起登車。

在入城的時候,王景詢問了對方這段時間的治理地方的一些事情,為湖州的變化而不斷的稱讚。

王景稱讚,韋睿自然謙虛起來。

雙方說了一會兒話,就到了湖州城內。

此時湖州已經囤積了整整五十萬大軍,臨安行營的兵馬,主要在臨安屯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