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決勝之舉(第2/4頁)
章節報錯
“我們若是追的太急,對方很容易在絕境之下搏命,到時候,我軍的九階大將只怕會有所折損……”
這時候,謝晦再也忍耐不住,甚至不顧身份的差距打斷了高熲的話,大聲說道:“樞密使此言,在下不敢苟同,金陵雖然拿下,但明軍主力還在,若是無法徹底將之擊潰,金陵如何能安穩?”
“還有,明軍如今已是喪家之犬,我軍士氣鼎盛,豈能因為將士的一些折損,而不去追剿殘敵?”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其他人神色各異。
眾人心中都瞭然,鎮守高淳的大將謝玄,馬上就會面臨朱元璋的搏命強攻,到時候,強攻之下,謝玄和蕭摩柯等人,怕是難以擋住朱元璋、徐達等人。
謝玄是陳郡謝氏在軍中的頂樑柱,而謝晦和謝玄都是謝氏一員,如何能坐視謝玄出現危險?
高熲神色不變,淡淡的說道:“宣明誤會了,在下並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提醒陛下,不可追之太急而已……”
“在下的本意,是讓謝玄將軍退出高淳,然後我軍主力從北面、東面緩緩合圍,儘可能的發揮出我朝兵多將廣的優勢,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而已!”
追的太急,容易引起朱元璋在絕境中拼命,高熲的本意,則是讓夏軍放慢追擊的速度。
沒有金陵為根基。
大明又損失了那麼多的疆土,明軍士卒計程車氣會不斷的降低,等到對方變得虛弱,夏軍再上去撿便宜,損失能大幅下降。
謝晦有些尷尬。
他還以為高熲有意讓謝玄踏入危險境地,削弱謝氏在軍中的力量呢。沒想到,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按照高熲的說法,讓謝玄直接讓出高淳,根本不會和朱元璋對上,何來危險?
“傅將軍,你的意見呢?”
王景面色不變,對這些臣子的言語交鋒恍若未見,目光落在了傅友德身上。
傅友德在聽了高熲和謝晦的話之後,原本急切求戰的心情稍稍平復了一些。
“末將以為,兩位先生所言都有道理,既然我軍已經拿下金陵,甚至奪去了大勝關,高淳對我們來說,重要性便降低了一半!”
“謝玄將軍率領三萬北府精兵,若是在野外合戰,能以一當百,但固守城池被朱元璋不顧一切的強攻,損失肯定不會小!”
“以末將之意,不如讓謝玄將軍率軍撤回溧陽,不和明軍死磕,而末將率領鎮江行營兵馬兵臨秣陵關……強攻此地,再吞下明軍的一部分力量!”
傅友德乃是大將之才,在知道高熲說的話有道理時,會認真的參考,對自己的計劃進行修改。
夏軍突襲高淳,本意便是從南面威脅金陵,給主力攻打金陵創造條件。
如今朱元璋直接捨棄金陵,高淳的戰略地位直接下降。
當然,也不是說高淳不重要,此地位於金陵和宣城之間,是兩地的門戶,重要性還是有的。
只是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
所以,傅友德同意先行捨棄此地,以免讓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三萬北府軍白白折損。
而他,則率領鎮江行營的兵馬一路強攻追殺,朱元璋若是親自攻打高淳,那麼留在後面的軍隊肯定不會太強。
以鎮江行營的實力,足以克敵制勝。
王景微微沉吟,沒有直接做出決斷,而是暫時擱置這個話題,開始和眾人討論大勝關的事情。
大勝關是金陵上游的最後一個防線。
夏軍水師佔據此地,便可一路溯游而上,和廬江行營的兵馬匯合,對當塗的常遇春展開狂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