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拱手說道:“末將領命!”

隨後。

謝玄留下一部分人馬,帶著三萬北府軍繼續乘船西進,

溧陽距離高淳不算太遠,乘船走水路速度更快。

在路上,河道兩側都開闢出了大量農田,從高淳到溧陽這一段雖然也多山多水,山水交加之間,有許多可以開闢成稻田的地方。

這些農田內忙碌的人,除了尋常百姓之外還有不少身穿軍服的兵卒……

“敵襲!有敵人!”

“快點狼煙!”

他們在看到河面上航行的數百艘戰船後,注意到了戰船懸掛的大夏旗幟,頓時被嚇的渾身顫抖,有些百戶、副百戶更是慌忙的敲響警報,點起了狼煙。

夏軍並沒有下船。

謝玄也沒有在意兩側農田的異動,他的目光反而有些讚歎,

在看到河道兩側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後,又多了一絲可惜。

明軍治下,已經很少遭到兵災,尤其是在東晉覆滅之後,明軍南部的疆土都已經平定,世家豪族被剿滅一空,剩下的尋常百姓就按照屯田之法編入衛所。

是的,朱元璋儘管知道了大明在歷史上衛所敗壞,衛所兵幾乎淪為農奴的後果,但還是實行了屯田和衛所之法。

因為屯田練兵,是亂世中爭霸的利器。以軍民屯田能得到大量的糧草,在屯田的閒暇,也能訓練兵卒,安定地方。

只要衛所制度沒有敗壞,那麼此法就能讓一個諸侯在亂世中迅速崛起,至於制度敗壞的隱患……只要建立王朝之後,慢慢把這個制度改進替換即可。

王景所建立的大夏,在前期同樣施行了衛所制度,每次出征都帶了不少衛所兵卒。

不過和朱元璋不同的是,王景是把衛所兵當成了預備役,給了衛所兵轉入戰兵,甚至轉入地方充當巡捕的機會,而不是死死的把他們限制在衛所。

不管怎麼說,朱元璋治下的百姓沒有了兵火,有了穩定的秩序,若是沒有外敵,謝玄相信這些人能活得很好。

“能穩定治下秩序,穩定一方,朱元璋的確是一位明主,只可惜,殺伐太盛,對世家大族更是大肆屠戮……”

謝玄微微搖頭。

他所在的陳郡謝氏,在東晉覆滅之後及時的逃出,所以沒有受到太大損失,但原來東晉的那些世家大族,聽說除了陶侃之外,基本上都遭到了清算。

尤其是和謝氏齊名的王氏,連王導都被斬殺,只剩下少部分族人逃脫。

如此殺伐,若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情況,相信很少會有世家名門出身的人才前去投奔。

謝玄也不例外。

若是沒有王景崛起,東晉覆滅後,謝玄會去投奔劉裕、南宋,也不會為朱元璋效力。

他看了史書,知道朱元璋雄才大略,但他出身謝氏,和謝氏族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可能犧牲自己的家族、親眷、族人!

對方是明主不錯,只可惜,遇上了陛下!

謝玄為朱元璋感到可惜。

只要拿下高淳,一代雄主必然落幕,當然,如果朱元璋願意帶著妻子兒子和少部分人手離開金陵,以他的實力,王景也沒辦法把他找出來。

但這樣的結局,朱元璋絕對不會選擇……

運兵船一路行駛,引起了兩岸雞飛狗跳,大量的百姓胡亂逃竄,衛所兵卒緊急匯聚,不過在他們緊張萬分的時候,卻發現戰船根本沒有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