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時機 洞察(第1/4頁)
章節報錯
“戚繼光的練兵能力真是不俗,若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這五萬精兵應該就能成型了!”
遠處的幾人,分別是朱元璋、朱標、李文忠以及楊士奇。
說話的人是李文忠。
在當塗、句容先後遭到大夏兵馬攻打的時候,他們呆在金陵並非什麼事都不幹,只給兩處大營運輸糧草。
除了糧草物資的籌備之外,朱元璋一邊關注宋軍和大夏的動向,一邊任命戚繼光為五軍大都督府的右都督,專門在金陵練兵。
大明無法像大夏一樣一次性的訓練出五萬特殊精兵,戚繼光所訓練的兵馬,實力比白耳精兵、白袍軍差一些。
但比普通的戰兵要高不少。
這都是資源有限所導致的問題。
戚繼光乃是歷史上著書立說,把如何練兵、如何指揮大軍都完整寫下來的頂尖名將。
尤其是在練兵方面,即便是號稱多多益善的兵仙韓信,也無法在這方面和他相比。
完整的戚家軍,屬於頂尖的特殊兵種。
在南方曾創下剿滅倭寇數萬,自身折損卻不足十個人的逆天戰績,後來調到北方,鎮守薊遼十餘年,北方韃虜匹馬不敢南犯。
這支兵馬的戰鬥力,甚至要超過大明開國時候的百戰雄兵,只可惜,戚家軍太厲害,受到皇帝和文官的忌憚,只能保持在一定的人數無法擴張。
後來還因為軍餉的問題,被文官殺了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人馬都被迫遣散。
如此雄兵,巔峰時候能和任何特殊兵種相抗衡。
不過,此時的大明資源不足,戚繼光能力再強,訓練出來的兵馬也都是次品,無法達到應有的巔峰。
“嗯,這些兵看起來就提氣,戚繼光幹得不錯,咱沒有看錯人!”
朱元璋面上也露出的笑容。
當初世界枷鎖破碎之後,就有不少大明的文武前來投奔,其中就包括戚繼光和俞大猷。
朱元璋親自翻看過明史,當時差點被氣心肝炸裂,但也因此對史書中記載的一些名臣名將記憶深刻。
尤其是戚繼光,他早就惦記上了。
戚繼光的先祖戚祥,可是朱元璋的親兵出身,後來在攻打雲南的時候戰死,世襲明威將軍的官銜,可以說,戚繼光從祖上到他自己,都是世受明祿。
在原世界中,戚繼光晚年受到張居正的牽連被貶官,但官場的上上下下都很正常,又不是革職流放,再說他降臨的時候,也不是晚年。
不可能因為晚年遭到了貶斥,就忘了世世代代受到的大明的恩惠。
降臨之後,繼續為大明效力,對戚繼光來說非常正常。
而朱元璋也對他十分看重。祖上出身定遠,是淮西子弟,還是青史留名的頂尖名將,對大明一直忠心耿耿……這樣的人才可不多。
這時候。
已經安排好訓練後事宜的戚繼光,快步的朝這裡走來。
身為九階頂尖的名將,戚繼光自然耳目聰明,老早就注意到了朱元璋等人的身影,不過當時他正在主持大陣訓練,只能放在一邊。
“末將拜見陛下!見過太子、大都督!”
戚繼光一過來就躬身行禮,執禮甚恭。
朱元璋雙眸深處掠過一絲滿意之色,他最喜歡的便是戚繼光這樣的性格,不像是以前那些淮西武將,各個桀驁不馴,喝酒上頭了甚至敢拽他的袖子逼酒。
“元敬不必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