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軍寨當成一個士卒,那麼十三座軍寨加上句容大營,就形成了一個攻守兼備的軍陣體系。

若是派精銳主攻其中之一,派的兵少了會被明軍幾座營寨夾擊,派的多了,就會形成夏軍頂著敵軍營寨防禦體系強攻的局面。

明知道敵軍防禦強大還要攻打,那麼進攻時候的折損絕對不會少。

傅友德所在的鎮江行營,屬於大夏序列的戰兵大約有二十萬,由於靠近金陵,鎮江行營的戰兵數量,比另外兩個行營要多不少。

剩下的兵馬,則是從原劉宋兵馬中揀選出來的精銳。

劉宋的兵馬在投降的時候已經被揀選過一次,如今被傅友德再次揀選的人馬,實力不能得到保證。

但傅友德知道攻打金陵的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中間有需要強攻或者拿人命填的地方。他不可能把自家手中的精銳戰兵,消耗在這上面。

所以,名義上是輔兵,實際上要代替大夏戰兵墊刀頭的十萬人馬就被召集起來了。

當然在召集之前,三大行營都得到了王景的允許,要不然,沒有任何大將膽敢私自擴充兵馬。

「徐達能力不俗,不過他能力再強,也難以抵擋數十萬大軍席捲!」

裴邃應了一聲,說了一句廢話。

如今皇帝已經到了江陰,在整整五十萬精銳戰兵就在江陰屯駐,一旦出動,就如天翻地覆,石破天驚。

徐達再厲害,也無法擋住這麼多的大軍。

「這話說的不錯,但陛下率軍趕來之前,我們也要努力,不然的話,咱們這三十萬大軍被擋在敵軍大營外面不得寸進,還有什麼臉面去見陛下?」

傅友德說道。

他知道眼前營寨修建的很是牢固,但明軍都城金陵,此時遭受三面威脅,明軍計程車氣不會太高。

而明軍內部,除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之外,傅友德也沒有聽說有什麼頂尖名將。

己方有三大九階,若是展開全面進攻,取勝的機率並不小。

除了這些之外。

傅友德在內心深處也有攻破眼前大營,率軍直逼金陵,讓朱元璋心中後悔的想法。

「將軍準備如何?」

裴邃問道。

傅友德當即說道:「這幾天我先後派兵不斷試探,已經知道了這十三座軍寨的大概情況,敵軍的軍寨、大營佈置的雖然精妙,但對方有一個弱點是怎麼也無法彌補的!」

他沒有賣關子的習慣,繼續說道:「那就是可用的兵力不足!」

「自明軍和劉宋開戰之後,便一直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整,唯有在擊滅東晉之後,有了大半年的時間!但這段時間,不足以讓明軍恢復到巔峰!」

「尤其是現在,廬江行營猛攻當塗,明軍在當塗必須囤積重兵,不然當塗若是失守,金陵和宣城都會受到威脅······」

按照軍情司打探出來的資訊,明軍在當塗囤積的兵馬,大概有三十萬左右。

原屬於東晉之地,尤其是宣城也需要留下一部分兵馬鎮守,充當後路!至少需要十萬兵馬。

金陵城也需要留下一部分兵馬,以免遭到夏軍的突襲。這又是接近十萬兵馬。

光是做到這些,就是整整五十萬大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