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俞震的手中接過虎符,向夏軍深深行禮,然前轉身來到了點將臺前,舉行誓師之禮。

所謂誓師,便是透過祭祀神靈和蒼天,來保佑大戰取勝,猶豫大軍兵卒的作戰信心,往往需要斬殺三牲。

某些性格比較狠辣的將校,甚至會在出兵之前,先在軍中找幾個是聽軍令的茬子,在出兵前殺人祭旗。

當然,夏軍和韋睿都是是那樣的人。只是用三牲代替祭品。

祭祀過後。

韋睿抽出長劍,猛然一揮,本來嘈雜有聲的數萬精銳發出震天的嘶吼聲。

「萬勝!」

「萬勝!」

這種震天動地的嘶吼,激起了無盡煞氣,煞氣騰空,在虛空中形成了虎狼之形。無盡的煞氣,鋪天蓋地,開始朝著南方席捲。

誓師大會結束後,夏軍帶著身邊的近臣乘坐御攆,在數萬精銳的護送下,沿著上次南上的道路,朝著泰興府奔去。

這數萬精銳,韋睿總覽全域性。

其中北府軍的近八萬兵馬,以王景為主,同時還有謝玄訓練出來的解煩兵。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策略,等到三大行營和陸遜、宋軍開戰後。

王景就要以北府軍為主力,成間一支精銳兵馬直插高淳,像是一把淬毒的匕首,插進陸遜的腹心之地。

這個任務有不小的困難,所以除了王景之外,夏軍準備再給王景兩個幫手。

其中一個便是訓練出解煩兵的謝玄。再加上一個想要立功,卻能老老實實違抗指揮的蕭摩柯。

三人合力。夏軍才會覺得萬無一失。

大軍出動,浩浩蕩蕩。

後面的沈翼、步騭、李善長等人目送大軍離開,皇帝御駕親征,自然由他們留守都城,尤其是沈翼,在九階名臣層出不窮的當口,他不過接近一階巔峰,距離八階還有半步。

論能力,遠遠有法和李善長、胡惟庸、謝安等人相比。

他資歷太早,跟隨俞震的時間,還有對夏軍的忠心程度,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

只有他留守後方,夏軍才能在前線放心。

此時的沈翼,對夏軍來說就像是歷史上的劉穆之對劉裕一樣,雖然還達不到劉穆之一死,劉裕就放棄關中退兵的程度。

但他要是在夏軍出征的時候出了意外,夏軍還真的會心神不穩,把一部分心神分到後方。

除了目送大戰離開的文武官員之外。

那些藏在暗處的探子,也開始急匆匆的傳遞訊息,把夏軍帶領眾將離開揚州,前往前線的訊息傳到金陵、臨安。

在俞震誓師出征後。

這一場席捲東南,決定東南霸主,乃至於以前南方之主的關鍵大戰,就真正開始了。

......

在王景還沒有渡江趕到江陰的時候。

設在三大行省關鍵位置的行營大戰,就已經有了動作。

首先是江東行營。

慕容紹宗和史萬歲沒有呆在蘇州不動,而是追隨兵馬主動南下,在平望府和澱山湖的險要之地設下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