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名將雲集(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景只是拿諸葛亮做個比較而已。
不過大明王朝的王陽明若是出現,這位創出心學的儒家聖賢,至少能抵得上大半個諸葛,到時候王景就要小心了。
還有劉伯溫,此人在後世中的名聲堪比諸葛,同樣不可忽視。
能成為歷史上有數的大一統王朝的大明,也就是朱元章降臨的時間晚了,等掃平東晉的時候,王景大勢已成。
要不然,南方的事情,還真就是大明說了算。
王景的意念化為真龍,一雙真龍法眼向下俯視,從極高處,能看到神州世界東方之地的大致輪廓。
向西最遠能看到天山和崑崙山,更遠的西方籠罩著澹澹的霧氣,讓人看的不太清晰。
神州關中之地,代表大秦和西漢的兩條真龍正在劇烈的搏殺。
王景在準備出兵一統江南的時候,其他王朝也沒有閒著不動,尤其是蝸居在關中的兩大王朝,更是時刻都處於廝殺征戰狀態。
原本在關中的北周、後秦、各路胡人政權,西夏、胡夏、早就被兩大王朝掃蕩一空。
始皇帝和漢武帝,也是棋逢對手。
西漢有曹參、周勃、樊會等開國大將,還有衛青霍去病充當底蘊,大秦同樣有王賁、章邯、蒙恬、李信、司馬錯、嬴疾,底蘊同樣有堪比衛霍的白起王翦。
雙方一旦大戰,短時間內無法結束。
王景觀察兩個王朝的氣數變化,發現西漢王朝的氣數,似乎遭到了大秦王朝的壓制,如果沒有外力影響,始皇帝應該能擊敗西漢,一統關中。
“始皇帝可惜了!若是能迅速的擊敗西漢王朝還好,如此能獨霸關中,成為神州頂尖的王朝,但要是洛陽的劉秀和巴蜀的劉備插手……”
“三打一的話,始皇帝還真不一定是對手!”
不過太原的李唐,一直對關中念念不忘,若張儀出馬合縱連橫,嬴政也不是沒有機會……
王景只是看了一眼關中,便不再關注。
他們一個在神州東南,一個在神州西北,中間相隔著幾十萬裡,王景只能遠距離的觀察一下,當個吃瓜人。
相信關中兩大王朝,也是這麼看他和朱元章的。
此時中原和北方的各大王朝,除了關中兩強在開戰之外,太原的李唐一直在攻打北面的北魏,以雁門關為防線,防備更北面的蒙元。
中原的曹操和佔據了青齊的高歡廝殺。
南面,便是大夏王朝和明軍了。
王景能看到,代表大夏王朝的氣數光柱,從下面的山川大地,河流沼澤升騰,匯聚成一道璀璨的天柱,天柱盤旋著一條真龍。
真龍的龍目和爪牙,一直向南,緊緊盯著南方的兩條蛟龍。
代表大明的氣數,距離真龍還差了一些,不過光柱十分璀璨,有晉升真龍的底蘊,而臨安方面的氣數,底蘊就差了不少。
如果氣數能夠相加的話,這兩方勢力加起來,倒是可以和大夏相抗衡。
不過這世上,不是什麼事情都能以簡單的加減來判斷強弱的。
大明王朝和南宋王朝,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勢力,他們就算聯起手來,在聯合出兵的時候,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配合。
無法達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
“若要一統江南,首先要解決朱元章,他的能力可比趙昚強太多了……要是給他時間,說不定還真能統合明軍和南宋的力量!”
王景心中暗自盤算著。
而解決明軍,韋睿的辦法就非常好,只要能拿下高淳,駐守在當塗的常遇春,還有在金陵的朱元章、句容的徐達,都會寢食難安。
尤其是常遇春,面對賀若弼率領的廬江行營兵馬,以及後方的謝玄,一不小心就要大敗。
常遇春頂不住,廬江行營的大軍就能奪取當塗,順水而下,一路直奔金陵,讓金陵的防線頓開。
賀若弼可不是陳友諒,能如歷史上的陳友諒一樣,明明勝券在握,卻中了詐降計導致龍灣大敗。
以賀若弼的統兵能力,絕對不會給明軍任何施展奇謀妙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