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戰略、後宮(4K)(第2/4頁)
章節報錯
曹操一生征戰,雖然有過宛城、渭水之敗,但都沒有損傷元氣,唯一的一次大敗便是赤壁之戰,喪失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而高歡號稱神武,但和宿敵宇文泰對陣的時候,先有沙苑之戰,十餘萬大軍被宇文泰數千人馬擊潰,損失大半的兵器、人馬。
光是這些損失,就讓西魏直接吃了一個飽,隨後還有邙山之戰、互有勝負,但最後在玉璧之戰,二三十萬人馬圍攻玉璧,最後折兵數萬……
高歡平時小規模的戰役勝率極高,但到了大規模決戰的時候,屢次拉胯,最後在玉璧之戰後唱了一曲敕勒川,羞怒難當被氣死。
高澄和高洋的領兵能力,似乎都比高歡強一些。
好在齊國除了他們父子三人之外,還有名將段韶、斛律光以及蘭陵王高長恭。勉強能和曹魏的勐將群抗衡。
另外軍情司還打探到一個有意思的情報。
被稱為北齊第一勐將的高昂,也就是號稱再世項羽的高敖曹,沒有繼續為高歡效力,而是和自家大哥一起投奔了曹操。
“臣明白了!”
高熲領命。
他所在的渤海高氏,還和高歡、高敖曹等人有些關係,他們算是有同宗之宜,不過此時各為其主,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時候沒必要說。
等什麼時候,高歡、高澄等人戰敗流亡的時候,他們或許會利用這點關係南下投奔大夏。
“北面的形勢,只要曹操沒有拿下徐州,就不用太過關心!”
“咱們眼下要做的,是攻下金陵,為一統江南做準備!”
王景再次給眾人強調了大夏的戰略方向。
步騭說道:“臣等明白,相信曹操也明白我朝的底線,所以在擊敗了陳宮和高順之後,並沒有順勢攻打徐州……”
王景微微點頭,雖然曹操有自知之明,在擊敗高歡之前不會貿然南下,但該做的防備還是要有。
淮西行省靠近亳州的渦陽,此地地勢比較重要,需要有大將在此地坐鎮。
之前坐鎮的大將是李瓊。
李瓊算是投奔王景比較早的大將,當初鎮守五河,擊敗鄧羌的時候也立了一些功勞,無論是帶兵還是坐鎮一方,都很有一手。
愛閱書香
但他的實力,在如今的神州世界有些弱了。
他此時不過是八階初段,估計這已經是他的全部潛力,而曹魏一方鎮守亳州的是大將張遼,雙方實力差距有些明顯。
所以王景和高熲、步騭商量一下,準備換大將曹景宗前往,擔任淮西行營總管,鎮守渦陽,給予他臨時調動淮西行省各地衛所的權利……
雖然不是行軍大總管,但行營總管的臨時職位,也算是讓他從四鎮將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若是他能突破極限踏入九階,以後擔任行軍大總管也不是沒有可能。
曹景宗和韋睿、裴邃並稱南梁三大名將,九階的潛力還是有的,只是潛力大概和裴邃差不多,只是九階人境而已……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
“大戰之前,先要穩定後方……北面的情況解決了,西面的廬江行省,也需要一個大將坐鎮!嗯,就讓元英去吧!”
元英和曹景宗差不多,原本都是一方勢力之主。後來迫於現實才投靠王景。
不過曹景宗投靠的時間早一點,還立下了不少功勞,很快便融入了大夏。
而元英,融入軍中的速度就有些慢了。
他們兩人,在歷史上是鍾離之戰的敵對雙方,算是老對手,在神州世界,又相互對峙很長時間,隱隱間名聲和實力都有些繫結。
王景剛安排了曹景宗,然後在安排鎮守廬江行省之人的時候,便立刻想到了元英。
元英雖然無法隨軍南下渡江,但鎮守廬江行省,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也不能說是做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