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淮王已經在揚州準備好了府邸,下船之後,會有人前來迎接……”

這幾個人,便是已經在王景麾下效力的魯肅、顧雍,以及投降後的孫權,以及一直隱居蘇州的張昭。

作為勢力覆滅後的諸侯,孫權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野心和氣勢。

眼下淮王建國登基在即,孫權這位在歷史上很有名氣的諸侯王者,自然要來到揚州,作為臣子向君王道賀。

他和蕭道成一樣,都是王景用來增長自己名聲威望的工具。

不過蕭道成是主動投降,以後雖然無法再掌握權勢,但坐享富貴,保全家業還是可以的。

孫權就不同了,他不僅無法掌握權勢,還需要監視居住。等什麼時候王景親自發話,監視才會取消。

說話的人是顧雍。

在蘇州的時候,他就主動幫助高熲平定東吳各地,讓那些不想在淮軍治下生活的世家豪族,以及不服管束的城池一個個的平定。

到現在,東吳之地雖還未徹底安穩,但大規模的叛亂廝殺已經很少出現了。

孫權的目光在熱鬧繁華的碼頭掃了一眼。

然後看向了遠處的街道城郭,作為運河的終點,又是南北的交通的樞紐,以及鹽貨的匯聚地,揚州的繁華程度遠超蘇州。

俗語有云,楊一益二,揚州和成都在秦漢以後的任何朝代,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在揚州落入王景手中後。

已經很久沒有發生戰亂,南北各方的行商、百姓,也自動的向揚州匯聚。

時至今日,光是揚州城的百姓,就接近百萬。

城郊和周邊的百姓,更達百萬之眾。這麼龐大的城市,每天所要消耗的糧食、菜蔬、乾柴,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好在揚州周圍的田地,都經過了完整的開發,能供應一部分所需。

但仍然有大量的物資,需要從江都行省各地輸送。

所以,揚州的幾個碼頭,每天都是滿負荷的運轉,光是孫權他們在這裡停留的片刻,就有許多的樓船商船靠岸,一些力夫迅速上前,搬運貨物。

這種生機勃勃、卻又井然有序的繁華景象,讓孫權看的有些愣神。

等到顧雍提醒後。

孫權才回過神來,說道:“咱們先下船吧!”

旁邊的魯肅、張昭,看到孫權這種有些神不思屬的情況,暗中微微嘆氣。

不過他們都沒有說什麼。

作為兵敗投降的諸侯,孫權現在能在監視的狀態下自由活動,沒有性命之危,已經很好了。他們還安慰什麼?

難道非要激起孫權的野心和鬥志,讓他白白送死嗎?

下船之後。

禮部的侍郎吳用帶人前來迎接,這次除了孫權之外,孫氏宗族也跟著遷移而來,其中孫靜、孫賁、孫輔等人都在。

孫尚香也在其中。

孫氏族人還有張昭的家眷在一起,一共數十輛馬車,朝著城內的府邸奔去。

張昭雖然因為孫策不願意為王景效力,但他身為九階名士,在東吳有著極高的地位,淮軍自然不會允許他這樣的人繼續留在蘇州。

乾脆也都一起帶到了揚州,不管他願不願意為淮軍效力,先放到眼皮子下面再說。

入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