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興方向,韓世忠的南宋兵馬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太史慈外無援兵,城內士氣又非常低,已經到了極限。

但從賀若弼離開嘉興等地開始,一直到不久之前,韓世忠才攻破了嘉興城。

從這點來看,韓世忠的能力似乎並沒有他預想中的那麼強大。

當然,或許韓世忠也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南宋的兵卒實力一般般,在攻打堅城方面經驗不足,還有守城的太史慈是個神射手、戰場上的無雙勐將等等。

但在王景眼中,韓世忠名氣那麼大,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比太史慈高好幾個檔次,就應該有迅速解決對手的辦法。

很顯然韓世忠沒有表現出來。

王景可不會去考慮韓世忠有沒有什麼苦衷,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情況。

“太史子義,難得的一位虎將,重情重義,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可惜!”

王景連續說了兩聲可惜,惋惜的情緒一覽無餘。

在探子傳來的軍情中。

很清楚的寫到,太史慈以身殉城,在東吳殘餘兵力潰敗之後,和韓世忠搏殺數十回合,最後在退守城內將軍府之後自刎身亡。

很明顯,在知道孫策戰死沙場之後,太史慈就已經下定決心,在戰場上走完最後一段路。

或許在他心中。

孫策想要代替他坐鎮嘉興的時候,自己這條命就已經是主公的,忠臣不事二主,主公既然戰死沙場,大業傾頹,他也不會苟活於世。

“東吳勢力,最後願意為孫氏殉死的只有三個,韓當、祖茂是孫堅的家將,太史慈是孫策的心腹……他們和江東世家豪族都沒有什麼關係!”

王景把手中的奏疏拿起來,微微搖頭。

神州世界中的人才,說多很多,說少也比較少,

能名列史冊的君臣將***臣忠臣車載斗量,每個時代都有許多人才。

那些在民間被埋沒的人才更多。

例如歷史上史萬歲被懲罰到敦煌戍邊,其中敦煌戍主勇武絕倫,經常單槍匹馬闖入突厥部落中殺人奪馬,趕牛牽羊。對史萬歲十分看不起,動輒打罵。

而號稱大隋第一勐將的史萬歲,在這位敦煌戍主面前居然不敢還手,只是分辨說自己也是勇士,後來為了證明自己也單槍匹馬衝入突厥部落當中殺了不少騎兵,這才得到敦煌戍主的讚賞,免了打罵的羞辱……

史萬歲被稱為敦煌戍卒,他沒有被歷史埋沒,主要是他有一個好家世,即便被懲罰到敦煌戍邊,也只是暫時的蟄伏,人脈關係都在,以後只要有了機會,隨時能東山再起。

而勇武比史萬歲更強的敦煌戍主,只能沾著史萬歲的光,在他的傳記中被簡單的記了一筆。

至此之外再也沒有記載。

武力堪比關張的勐人,就因為家世和無人提拔,消失在歷史長河。

如王景現在治下的數千萬百姓,他只要想要用人,就一定會有大量的人才出現。所以說人才很多。

但這麼多的人才,並非每個人都有九階的潛力,即便有了九階的潛力,也不是每個人都重情重義,值得託付大事。

現階段九階武將死一個少一個,身為君主,感到惋惜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時。

廳外傳來了腳步聲,從蘇州趕回來的高熲拿著一封加急奏報在外面求見。

“昭玄如此匆忙,難道出了什麼大事?”

王景讓對方進來後,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