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渡河 入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和當初的陳霸先,如今的蕭道成一樣,劉裕若是坐視淮軍攻下東吳,他很快就會陷入和這兩人一樣的尷尬下場。
南北朝時代的南方四朝,君不君臣不臣,想要找到君臣相得的例子都很少。
有名的大將屢屢遭到冤殺,這樣的情況,導致神州世界中根基本身就不厚實的四朝,原本的名將名臣很難前去投奔舊主。
唯一例外的是蕭衍,他對臣子很是優厚,只可惜早早退場。
本來劉裕麾下有好幾個堪比武廟名將的九階。
但王鎮惡因為內訌被沈田子火併,檀道濟因為廢立皇帝,殺了劉裕的兒子……這兩人一個不想來投奔劉裕,一個是不敢。
其他的名臣名將,如沈田子、謝晦等人,都投到了王景麾下……
在底蘊不夠強,麾下大將不多的情況下。
劉裕必須要儘快的破局,讓劉宋迅速壯大起來,只有勢力增強,才能吸引那些在野的名將大將前來投奔。
南面的劉鼻,便是劉裕選擇擴充套件兼併的目標。
如今劉鼻已經答應了劉宋的條件,準備用麾下的兵馬和地盤,換取自身的安全和富貴。
劉鼻的加入,也讓損失了不少兵卒的劉宋狠狠的回了一口血。
有了兵馬補充,稍加整頓,就能派上用場。
“陛下明斷!”
劉穆之對出兵也持贊成的態度,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宋的戰略劣勢。眼下只有和東吳聯手,對劉宋最有利。
劉裕和劉穆之商議之後,做出了決定。
不過劉裕只是讓麾下將校做好準備,並且開始抽調南部剛歸附的劉鼻所部兵馬。
半日之後。
東面傳來了最新軍情。
劉裕在看到軍情之後,有些震驚,不得不再次召來劉穆之,
還把西側防備朱明的劉牢之給叫回來。
“你們看看吧,東吳水師大敗而歸,大將淩統戰死……呂蒙退守常熟,東吳的局勢越發危險了!”
劉裕嘆了一口氣。
劉牢之看起情報,忍不住說道:“這東吳兵馬也太過廢物了吧,呂蒙也有些名不副實,諾大的水師,這麼快就被淮軍擊潰,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東吳在歷史上好歹有諾大的名氣。
其中魯肅、呂蒙也都是名將,還有東吳十二虎臣……這些班底加起來,比劉宋還厚實。當然,他們沒有劉裕這樣的頂尖明君,也只有這個缺陷了。
這麼厚實的底蘊,碰上淮軍,居然連一個月都撐不住。
劉牢之心中忍不住的有些輕視。
劉穆之說道:“東吳敗的這麼快,也情有可原!畢竟事先誰也沒有想到,蕭道成會投奔王景,蕭道成主動把淮軍迎入江南,直接導致孫堅以及東吳大將戰死,士氣大降!”
“還有,淮軍三路出擊,又聯絡南宋北上,可以說是四面埋伏,出動了全力……”
“如此攻勢,若是對付我朝,只怕我軍也難以支撐!”
他並不是為東吳開脫,而是說的事實。
東吳本身失去了先手,處於戰略上的劣勢。
最重要的是,沒有預料到蕭道成的反應,最終導致,一處被突***處潰敗的絕境。
劉牢之聽到這話,認真想了想,也承認劉穆之說的有些道理。
“可惜,東吳名將不少,卻少了三個最關鍵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