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渡江計劃20(第2/2頁)
章節報錯
“唯一的缺陷,應該是缺少最頂尖的九階猛將!”
王景一邊聽著,一邊計算東吳所擁有的強者,以及軍中各路將校。
和周瑜同列四大都督的陸遜,以及東吳後期的頂樑柱陸抗,這兩人也沒有在東吳的陣營當中出現。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訊息。
陸遜和陸抗個人能力不輸周瑜,若是能把這兩人招攬過來,淮軍的力量必能大大增強。
東吳有六大九階猛將。
淮軍如今有慕容紹宗、裴邃、楊大眼、賀若弼、史萬歲五個九階,數量上少了一個,不過傅友德、羊侃、宇文成都、王僧辯這幾個隨時都有可能有突破。
若是這四個人都突破瓶頸,淮軍就有九個九階武將。
加上王景自己,就是十個。
王景比較的時候,只計算了雙方的武將數量,九階名士、文臣很少上戰場,就算上了戰場也不可能上陣搏殺,所以就直接忽略。
這些名士名臣,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後方處理內政,出謀劃策的好。
這時,高熲已經把自己總結出來的戰略計劃說完。
王景立刻收起了心中的念頭,笑道:“昭玄果然謀略過人,諸位可還有補充的?”
步騭嘆道:“高公智謀過人,思慮周祥,若是按照高公的計劃南下,我軍勝算極大,臣沒有任何意見……”
在說這話的時候,步騭心中便浮現出一種感覺。
高熲怕是很快就要大用了。
若是按照他的計劃南下攻略東吳成功,他就能依靠功勞,先是升遷六部,然後迅速進入樞密省,和他一樣成為樞密使。
不得不說,步騭的感覺沒有錯。
王景的確有提拔高熲,讓他迅速進入淮軍核心擔當大任的想法。
如今淮軍九階大將不少,但能夠統帥大軍的帥才,尤其是統帥數十萬大軍的人才,只有傅友德一個能擔當大任。
賀若弼和史萬歲固然是頂尖名將,但他們更多的是獨當一面,能同時指揮的兵馬數量,不會超過三十萬。
歷史上滅陳之戰,主要是高熲坐鎮大軍,負責總體戰略,楊素指揮大軍,而賀若弼負責水軍渡河,韓擒虎指揮的兵馬更是隻有幾千……
可惜投靠王景的只有賀若弼、史萬歲兩人。
如果是楊素來投,王景比得到這兩個猛將更加歡喜。
如今楊素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所以王景便想著把高熲培養一番,不需要他親臨敵陣,也不需要他搏殺,只要能坐鎮中軍排程兵馬即可。
這樣的話。
王景南下的時候,便可兵分三路,各自配合穿插。
此時。
殿內其他文武也都沒有意見,渡江南下的戰略計劃,就算是定下了。當然這計劃還需要高熲和其他文武在接下來的時間,不斷的完善細節才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