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重回舊地 堅壁清野(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著,王景縱馬朝著城池奔去。
此時。
大風吹過,城外十餘里外的原野中,旌旗如雲,一座座的軍營連綿數十里,一直從東湖延伸到和西楚軍比鄰的西河城!
大營連綿,數十萬大軍匯聚,軍氣衝破雲霄。
若是有人將意念沉入世界表層空間,在數萬裡的虛空外,都能感受到這種浩蕩磅礴,彷彿能席捲天下,淹沒一切的赤色洪流。
“是王上的龍旗!是王上到了!”
“大王萬歲!”
在王景縱馬奔騰的時候,身邊的眾多將校親衛立刻跟上,其中一位身形魁梧的將領,單手擎著代表君王的大纛龍旗。
一路上,在田地中忙碌的農夫,在道路兩側的行人,看到大纛龍旗,無不激動萬分。
像是狂風吹過的麥子,一個個的伏倒在地,真心的叩拜。
歡呼聲,充斥四野,震盪雲霄。
“公臺先生說的不錯,淮王的確不可與之爭鋒!”
在後面的陳宮等人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的感嘆。
就連來到淮軍之後,一直沉默寡言從不發表意見的高順,也忍不住的變色,對淮軍的民心感到震撼。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國時代的“民心”實際上就是世家大族,若是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援,稱王稱霸只若等閒。
但淮軍不一樣。
淮軍的官職體系,還有軍隊的組織,都和高順印象中的不一樣。
淮軍的官職體系,一直延伸到鄉野,把世家大族死死的壓制,還有淮軍計程車卒,都只認淮王一個人。
兵為將有,將軍反叛就能拉走一支大軍的事情,在淮軍很難發生。
如果邳州軍也實行這種體系,高順感覺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要遭到各種反噬,甚至丟掉性命也有可能。
進入城內。
王景就收到了軍情司探子送上來的軍報。
其中一個訊息,引起了王景的注意。
“泗縣的西楚兵馬,已經撤走,城內的守軍為之一空?”
泗縣位於西河城的西面,是西楚軍囤兵和淮軍對陣的要地。
不過此地地勢一般,算不上什麼險要。
但西楚軍能直接捨棄一座城池,把城內的兵馬、丁口、糧草物資搜刮一空,果斷撤離,讓王景神色為之一動。
“這是要堅壁清野,匯聚大軍,厚其軍勢啊!”
王景心中瞭然。
如果西楚軍在泗縣和淮軍死磕,對他們很不利,因為此地距離東湖太近,淮軍能發揮出十二成的力量,還不用考慮糧草供應的問題。
只有拉長戰線,才有渾水摸魚,以弱勝強的機會。
堅壁清野只是第一步。
對方第二步,說不定還要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軍營,說服元英聯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