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昌義之(第2/2頁)
章節報錯
昌義之神色微微變化,半響之後嘆了口氣。
“淮王,的確是一位明主,這段時間,我可是沒少聽聞淮王做的大事....統兵數十萬橫掃淮東,覆滅隋楊、還有推行科舉,整軍備戰
“彥龍能投奔淮王,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範雲問道:“既然諸位都知道淮王是明主,那曹將軍還猶豫什麼?眼下江淮等地,唯有淮王能成就大業,並且陛下的族人,也在淮王麾下效力!”
“蕭氏族女,還是淮王的妃子,我等蕭梁一脈的文臣武將,都已經選定了淮王!如果曹將軍再猶豫不定,那等淮王擴軍備戰之後,諸位再決定投奔淮王,可就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了!’
他前來說服曹景宗歸附,自然帶來了王景頒佈的令旨。
如果曹景宗帶著三十餘萬大軍,和治下兩三百萬百姓、兩三個府的疆土歸附。
那他以後便是淮軍的鎮西將軍。
能和屢次立下大功被升遷為鎮東將軍的傅友德平起平坐。
王景總是說,軍中要以功勞來升賞。
傅友德便是典型的例子,在王景南下的時候投奔,把淮東攻略下來,他也從一介白身直接升到了淮軍的頂層。
這種躥升的速度,和傅友德以前的名聲有關,但更主要的是他立下的功勞,無人不服。
而曹景宗只要歸降,淮軍就能瞬間多出數十萬精銳,兵不血刃的擴張兩府之地,還能對淮北的北魏大軍,形成戰略性的包圍。
這就是功勞!
當初張歸霸、張琰投奔的時候,帶了數萬兵馬,王景將之收編,冊封兩人為遊擊將軍,而曹景宗帶數十萬兵馬歸附。
得到的冊封,自然遠超張琰、張歸霸等人。
成為鎮西將軍,相信淮軍的眾多將校,不會有太多意見。
“我知道,我知道
昌義之面上露出苦笑,他當然也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現在淮軍擴軍還沒有完成,內部也還沒有整合完畢,所以給出了很好的條件。但等到淮軍內部整合完成,百萬大軍蓄勢待發。
那時候,南梁大軍投奔就成了錦上添花。王景再給出鎮西將軍的封號,麾下的大將可就會有意見了。
“我能看到的事情,將軍也能看到,像是這些士子前往泗洪參加科舉...濰王整軍備戰,將軍都知道!’
“實際上,他已經有所意動了,再給他幾天時間考慮,如果到那時候將軍還不做出決斷,我便親自上門勸說!”
昌義之沉聲說道。
他是南梁大軍中,聲望和地位僅次於曹景宗的大將。
有他親自做保證,範雲便徹底放下心。
“好!那我就等兄長的好訊息了!”
範雲笑道。
南梁大軍加入淮軍,那他們蕭梁一系的人,就能瞬間超過淮西一系,成為淮軍之中最強的團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