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能力代表著一個勢力在和敵人進行決戰的時候,能爆發出多少力量。

像是戰國時期的七國,和敵國大戰的時候,動輒能爆發出二三十萬的兵力,而他們的總人口也就數百萬人而已。

而到了明清時代,人口億萬,動員能力卻下降了不知多少,堂堂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危機的時候,居然連五十萬大軍都難以動員。

“這就是王上施政的絕妙之處了……”

在泗洪街道旁的一座酒樓中。

兩個男子在酒樓靠窗的雅間中飲酒說話。

說話的人,正是說服沈田子和張蠔歸附的沈約,他神態瀟灑,從容的舉杯歡飲。

在成功說服兩個大將歸附後。

沈約便在淮軍成功立足,畢竟他和沈田子關係密切,並且天然和淮軍中的南梁一系的文武將校貼近。

他立下功勞,不久前被冊封為六部之中的禮部郎中,禮部此時正主管科舉取士的事情,沈約在其中也負責了一些事情,這些天十分的忙碌。

“還請兄長指點迷津!”

在沈約對面,坐著的人正是當初帶著數萬兵馬投靠王景的南梁宗親蕭淵明。

他能力一般般,無論是政務還是帶兵,都只是縣吏校尉的層次,不過他主動投靠王景,給其他諸侯起到了帶頭作用。

所以王景當初冊封他為衛所指揮使,他身邊的蕭氏族人,也按照能力分別安置。

在軍中,他的心腹蕭免還擔任了參將的職位,嗯,是擴軍之後升任的參將……

算是趕上了這次擴軍的好時候。

蕭淵明在泗洪有宅院,有女僕、下人,身邊的家生子和族人當中也有擅長行商的人才,所以他憑著自己的身份,在泗洪混的風生水起。

雖然無法和步騭、韓熙載這些人相比,但泗洪的眾多世家豪族,也同樣無法和他相比……

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不過,這種情況在蕭韻入宮之後,發生了變化,蕭韻雖然和蕭淵明隔了好幾代,但她出身南梁蕭氏,還是蕭衍直系後裔的身份卻是真的。

蕭韻入宮,蕭淵明的地位也跟著上升,甚至變成了蕭韻在宮外的羽翼。

而沈約這種和蕭衍關係密切,還擔任過南梁丞相的人,便和蕭淵明扯上了關係。

“王上施政,頗有秦漢時期的霸王道之風,皇權直接深入到鄉鎮,任何政令,都能直達底層,如此便杜絕了許多鄉紳豪族把持權柄……”

歷史上的鄉賢豪族,還有縣城內的小吏,他們身份雖然上不了檯面,但手中卻真的有權利。

都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

但最底層的小吏和豪族勾結起來,能讓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中樞要收稅,明明是十稅一,但到了小吏手中,就變成了五稅一,甚至二稅一。

能把人逼得典賣田地,賣兒賣女,正好,百姓典賣的田地變成了豪紳的農田,百姓的兒女,變成了豪紳的下人奴隸!

久而久之,土地不斷的兼併,無數沒有農田也活不下去的流民,就會進化成起義軍,像是星星之火,變成燎原的烈焰。

而皇權直達鄉鎮,雖然無法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也能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