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晦出身名門,爺爺是太守,父親是長史,他自己的能力也非常出眾,機變過人、才略明練,原歷史中曾擔任參軍、賊曹、治中。

在劉裕麾下效力的時候,獻策攻打後秦, 屢立功勳,後來劉裕稱帝之後,他被封為侍中、中領軍,後來還成了劉裕的託孤重臣。

總的來說,他的能力側重於出謀劃策,是劉裕心腹謀士。

只可惜,劉裕所託非人。

謝晦和其他幾個顧命大臣,在劉裕死後廢了宋少帝, 擁立劉義隆。

顧命大臣廢立皇帝的情況,除了謀朝篡位之外,整個歷史上也只有伊尹霍光而已。

伊尹的例子太過久遠不用多提。

而霍光受漢武帝的託孤,輔佐漢昭帝劉弗陵,雖然掌握了大權,但對漢昭帝十分的恭敬,君臣相得。

等到漢昭帝病逝之後,才廢立海昏侯劉賀。整個廢立過程,沒有流血傷亡。

而宋武帝劉裕留下的託孤重臣,對宋少帝根本沒有一點忠心,劉裕一死,幾個託孤重臣就失去了約束。

先是殺了劉裕的兒子劉義真,又廢了宋少帝……宋少帝被廢之後也很快暴斃。

就從他們隨意殺死劉裕兒子這點來看。

他們對劉裕只是表面上的忠誠,內心深處根本沒有把劉裕當回事。

畢竟, 劉裕所處的時代門閥世家鼎盛,謝晦出身名門, 自然不可能對出身草莽的劉裕有真正的忠心。

“怪不得要隱藏姓名,不敢南下投奔劉義隆和劉裕!”

王景在看到對方的資訊後,不由得皺了皺眉。

謝晦能力不弱, 從能力上來看,他的確是歷史上的一流人才,只不過,人品好像不太行啊。

他和胡惟庸還不一樣。

胡惟庸只是熱衷權柄,結黨營私,至於密謀造反……很大機率是朱元璋剷除胡黨的理由而已。

所以只要胡惟庸能認清自己,改變行事作風。王景可以不吝提拔任用。

按照沈翼在泗洪傳來的訊息,胡惟庸在白澤縣勇於任事,政績非凡,此時已經被提拔為縣令……

而謝晦,連對自己恩遇有加的劉裕,都沒有真正的忠心,人品有汙點……也不能說是汙點,而是南北朝時期,尤其是早期的世家豪族。他們秉承的是上品無寒門,對出身不行的人無比排斥。

劉裕就算是成了皇帝,在這些世家豪族眼中, 也只是一個僥倖成功的泥腿子。

而王景, 和劉裕一樣都是白手起家。

王景想到這點, 頓時對謝晦有了排斥之心。

或許謝晦也意識到了,所以才隱藏姓名,等到王景徵求群臣意見的時候,他抓住機會,主動顯露身份展現能力。

以求得到王景的重用。

“這些出身世家豪族的所謂名士,要是遇到朱元璋狠人,在洪武皇帝面前擺譜,絕對全族都會血流成河!”

“眼下佔據金陵的是朱標,朱標比起朱元璋,是仁厚許多,但這也是相對於朱元璋而言,他的手段多少也有洪武皇帝的幾成精髓。”

“對付江南的那些世家名門,足夠了!”

王景雖然把金陵的明軍當做敵人,但一想到那些號稱魏晉風流有暴露癖、放浪形骸的名士遭到明軍的強力鎮壓,心情就莫名的舒爽。

南北朝時代數百年混戰,無數百姓碾落成泥,根本原因便是世家之禍。

“若是拿下揚州,兵臨長江,說不得這些遭到明軍強力鎮壓的世家,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主動的前來充當帶路黨呢……”

王景心中暗道。

至於謝晦,他能力不錯,就先放在身邊當個參贊。

無論謝晦以後立下多少功勞,王景也不會把他提拔到三省主官的位置,很有可能,會讓他一直在兵部做事。